《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描写久旱雨后,天地间充满生机,农民和作者自己都极为喜悦的心情,反映出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关心和同情。全曲紧紧围绕着“喜雨”二字,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忧民爱民之心、与民同乐之情。语言通俗易懂,朴实无华,一气呵成,浑然天成。
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
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天历二年(1329),元朝出现了全国性的大旱灾,关中地区尤甚。张养浩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后来因日夜操劳,终于累死于任上。据《元史·张养浩传》所载,张养浩“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于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张养浩也和广大群众一样欢欣异常,先后写下了小令《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和散套《南吕·一枝花》。
翻译注释
翻译
世间一切事物都像快要干枯一样,而一场大雨足以让万物润泽。霎时间,天与地顿显生机,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构成美丽图卷。
这使得农夫也欢快得手舞足蹈,哪怕把身上的蓑衣舞破也在所不惜;而我也欢喜得不得了。
注释
(1)得胜令:曲牌名,这个曲调和“雁儿落”相似所以南北合套中【雁儿落】必带【得胜令】,成了定格。
(2)沾濡:浸湿、滋润。
(3)蓑衣绿:用绿草编成的雨衣。
(4)和:跟随别人唱。
(5)余:我。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养浩的诗
相关推荐
后庭花·清溪一叶舟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清江引·立春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梧叶儿·嘲谎人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的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山坡羊·燕子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
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喃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满庭芳·客中九日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金字经·感兴
野唱敲牛角,大功悬虎头,一剑能成万户侯。
愁,黄沙白骷髅。成名后,五湖寻多谢舟。
梧叶儿·钓台
龙虎昭阳殿,冰霜函谷关,风月富春山。不受千钟禄,重归七里滩,赢得一身闲。高似他云台将坛。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山坡羊·伏低伏弱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雁儿落带得胜令三首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篱;往常时俯仰承权贵,如今逍遥谒故知;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也不学严子陵七里钓滩,也不学姜太公磻溪岸,也不学贺知章乞鉴湖,也不学柳子厚游南涧。俺住云水屋三间,风月竹千竿,一任傀儡棚中闹,且倾昆化顶上看。身安,倒大来无忧患;游观,壶中日月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