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七

〔唐代〕李贺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作品简介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七》是李贺咏马组诗中的一首讽刺之作。全诗通过对比两种马的命运,揭露世俗的偏见。前两句"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描绘良马被当作普通牲口使役的场景;后两句"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则写那些被豢养在贵族马场(金埒)的庸马反而备受宠爱。诗中"长牙"暗指良马的桀骜不驯,"小颈"则象征温顺无能的马匹,以此隐喻人才被埋没、庸才得宠的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尽管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他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

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814),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晶亮的铡刀细切青嫩的禾苗,垫砧间落下喂养爱马的碎草。

世人怜爱那颈细悦目的驯服小马,富人跑马场上惧怕骏马牙长性暴。

注释

(1)白铁:白亮的铁刀。

(2)锉:细切。

(3)青禾:青嫩的禾苗。

(4)砧:指垫以切草的砧板。

(5)莎: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呈线形。

(6)小颈:小巧美观的马。

(7)金埒:富贵人家的跑马场。

全文拼音版

shīèrshísānshǒu··shí
báitiěcuòqīngzhēnjiānluòsuō
shìrénliánxiǎojǐngjīnlièwèicháng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浪漫主义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世称“诗鬼”。其诗想象奇诡,语言秾丽,善用神话典故,开创“长吉体”,代表作《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充满幻魅色彩。因避父讳不得应进士试,终身落魄,27岁英年早逝。诗中常流露生命短促之悲,风格独树一帜,对晚唐李商隐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贺的诗

相关推荐

马嵬驿

〔唐代〕温庭筠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

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