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赶路恰逢雨后初晴,歇马登上潼关城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群山连绵护卫三辅,潼关大门扼守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平原从关中通陕州,黄河水绕华阴而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天色将晚登临高处,群山雾霭触动愁绪。
注释
(1)潼关:旧址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唐代属华阴县。天授二年(691年)在此设关(指行政机构)。地当黄河、渭河、洛水会合之处,陕西、河南、山西三省的要冲。形势险要,为关中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2)霁:雨雪后转晴。
(3)津楼:即潼关楼。因整治黄河,修建水库,潼关县城已搬迁,此楼也不复存在。
(4)三辅:西汉把长安及附近地方划分为三个郡级政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治包括近畿的大片土地,合称“三辅”。后世称关中地区为“三辅”。
(5)扼:扼卡,控制。
(6)九州: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说法不一。《禹贡》九州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后来泛指中国。这句诗是说潼关控制了关中通向关东的要道,就如控制了九州一样。
(7)川:指黄河。
(8)从:向。
(9)陕路:即古陕陌,汉称陕县,即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通两京之路。
(10)河:这里指渭河。
(11)华阴:华山之北,并非专指华阴县。
(12)向晚: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