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

〔唐代〕陈子昂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作品简介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讽喻诗,批判统治者崇佛奢靡、劳民伤财。首四句以古代圣贤(尧)为例,强调真正的君主应心系百姓(“元元”),而非追求华美宫殿(“黄屋”“瑶台”);中四句斥责当时佛教寺院过度奢华(“穷金玉”“雕刻”),耗尽山林资源(“云构山林尽”);末四句直指这种“夸愚”“矜智”的行为背离正道,只会加剧社会昏乱。全诗言辞犀利,借古讽今,体现了陈子昂“风骨”诗论中关注现实的精神。

翻译注释

翻译

圣人从来不自私自利,忧虑黎庶而想要拯济。

坐拥王位不是尧本意,美玉高台哪里可论说!

我听说西方传来佛教,清净的道义越发厚笃。

为什么用尽黄金宝玉,以那奢靡的镌雕为贵?

庙宇高耸山林却伐净,精美宝像过多缀珠翠。

鬼斧神工尚且不能成,人工之力又如何能及?

夸耀愚民恰增添烦累,自负智巧治道更昏聩。

注释

(1)云构:形容屋宇高大壮丽,这里指庙宇。

(2)夸愚:夸耀于愚民。

全文拼音版

gǎnshīsānshíshǒu··shíjiǔ
shèngrényōuzàiyuányuán
huángfēiyáoyáotáiānlùn
wén西fānghuàqīngjìngdàodūn
nàiqióngjīndiāowéizūn
yúngòushānlínjìnyáozhūcuìfán
guǐgōngshàngwèirénānnéngcún
kuāshìzēnglèijīnzhìdàohūn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其诗风骨峥嵘,一扫六朝浮艳,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被誉为“汉魏风骨”的复兴者。曾任右拾遗,因直言进谏两度遭贬,最终被诬陷冤死狱中。主张诗歌应“兴寄”现实,其《感遇》三十八首托物言志,开盛唐诗歌革新先声,被尊为“唐诗之祖”。

陈子昂的诗

相关推荐

感遇十二首·其七

〔唐代〕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九

〔唐代〕陈子昂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拳跼兢万仞,崩危走九冥。

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

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