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叔哭师

〔先秦〕左丘明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作品简介

《蹇叔哭师》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文章记叙了秦国老臣蹇叔在大军出征郑国之前劝阻的一篇哭谏。秦穆公不听蹇叔的一再劝阻,被晋军在崤山打败。出征前,蹇叔哭送秦军,并阐述了他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彻底分析,也表现了他对秦军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之心。

创作背景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发兵攻打郑国,他打算和安插在郑国的奸细里应外合,夺取郑国都城。秦伯向蹇叔咨询,蹇叔认为秦国离郑国路途遥远,兴师动众长途跋涉,郑国肯定会作好迎战准备。他凭着自己漫长的阅历和丰富的政治经验,根据秦、晋、郑三方情况,分析全面,陈词剀切,将潜在的危险无不一一道出,对“劳师以袭远”的违反常识的愚蠢行径作了彻底的否定,指出袭郑必败无疑。

翻译注释

翻译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说:“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

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

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 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

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 (你现在离中寿都过去多少年了,早已昏聩)。”

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 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

于是秦国军队东行。

注释

(1)蹇叔:春秋时秦国大夫。

(2)殡:停丧。

(3)曲沃:晋国旧都,晋国祖庙所在地,在今山西闻喜。

(4)绛:晋国国都,在今山西翼城东南。

(5)柩:装有尸体的棺材。

(6)卜偃:掌管晋国卜筮的官员,姓郭,名偃。

(7)大事:指战争。古时战争和祭祀是大事。

(8)西师:西方的军队,指秦军。

(9)过轶:越过。

(10)杞子:秦国大夫。

(11)掌:掌管。

(12)管:钥匙。

(13)潜:秘密地。

(14)国:国都。

(15)访:询问,征求意见。

(16)远主:指郑君。

(17)勤:劳苦。

(18)无所:一无所得。

(19)悖心:违逆之心,反感。

(20)孟明:秦国大夫,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秦国元老百里奚之子。

(21)西乞:秦国大夫,字西乞,名术。秦国元老蹇叔之子。

(22)白乙:秦国大夫,字白乙,名丙。秦国元老蹇叔之子。这三人都是秦国将军。

(23)中寿:中等年纪。秦穆王讽刺蹇叔现已年老昏聩,要是你蹇叔只活个差不多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

(24)拱:两手合抱。

(25)崤:同崤,山名,在今河南洛宁西北。

(26)陵:大山。崤山有两陵,南陵和北陵,相距三十里,地势险要。

(27)夏后皋:夏代君主,名皋,夏桀的祖父。后:国君。

(28)尔骨:你的尸骨。

(29)焉:在那里。

全文拼音版

jiǎnshūshī
dōngjìnwéngōnggēngchénjiāngbìnchūjiàngjiùyǒushēngniúyǎn使shǐbàiyuējūnmìngshìjiāngyǒu西shīguòzhījiéyān
zhèng使shǐgàoqínyuēzhèngrén使shǐzhǎngběiménzhīguǎnruòqiánshīláiguó
gōng访fǎngzhūjiǎnshūjiǎnshūyuēláoshīyuǎnfēisuǒwénshīláojiéyuǎnzhǔbèizhīnǎishīzhīsuǒwéizhèngzhīzhīqínérsuǒyǒubèixīnqiěxíngqiānshuízhī
gōngyānzhàomèngmíng西bái使shǐchūshīdōngménzhīwàijiǎnshūzhīyuēmèngjiànshīzhīchūérjiàn
gōng使shǐwèizhīyuēěrzhīzhōng寿shòuěrzhīgǒng
jiǎnshūzhīshīérsòngzhīyuējìnrénshīxiáoyǒuèrlíngyānnánlíngxiàhòugāozhīběilíngwénwángzhīsuǒfēngshìjiānshōuěryān
qínshīsuìdōng

作者介绍

左丘明(前502—422年),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相传为《左传》的作者,该书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深刻阐释了《春秋》的微言大义,文笔生动,被誉为“文宗史圣”。另传其为《国语》作者,开创国别史体例。其著作对后世史学、文学影响极为深远。

相关推荐

商山麻涧

〔唐代〕杜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感流亡

〔宋代〕王禹偁

谪居岁云暮,晨起厨无烟。

赖有可爱日,悬在南荣边。

高舂已数丈,和暖如春天。

门临商於路,有客憇檐前。

老翁与病妪,头鬓皆皤然。

呱呱三儿泣,惸惸一夫鳏。

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

聚头未有食,颜色颇饥寒。

试问何许人,答云家长安。

去年关辅旱,逐熟入穰川。

妇死埋异乡,客贫思故园。

故园虽孔迩,秦岭隔蓝关。

山深号六里,路峻名七盘。

襁负且乞丐,冻馁复险艰。

唯愁大雨雪,殭死山谷间。

我闻斯人语,倚户独长叹。

尔为流亡客,我为冗散官。

左宦无俸禄,奉亲乏甘鲜。

因思筮仕来,倏忽过十年。

峨冠蠹黔首,旅进长素餐。

文翰皆徒尔,放逐固宜然。

家贫与亲老,睹翁聊自宽。

人月圆·为细君寿

〔元代〕魏初

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江船。

但教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

周颂·闵予小子

〔先秦〕诗经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念兹皇祖,陟降庭止。

维予小子,夙夜敬止。

於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忆江上吴处士

〔唐代〕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浮萍篇

〔两汉〕曹植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