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弓蛇影

〔唐代〕佚名

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

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

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作品简介

杯弓蛇影是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复句式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晋书·乐广传》又有类似故事记载 。杯弓蛇影原义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后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翻译注释

翻译

乐广有一个极为亲密的好友,很长时间没有来玩了。有一天,他终于又来了,乐广问他是什么原因好久没有来。客人回答说:“上次在你这儿玩,你请我喝酒。我正要喝的时候,突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当时心里甚为厌恶。喝下去以后,我就病倒了。”

正当那个时候,乐广家里的墙壁上挂着一去弓,那弓上用油漆画了一条蛇。乐广心里猜想客人所见杯中的蛇,也许就是这支弓的影子。于是重倒了一杯酒,放在原先的位置上。

问客人道:“你在这酒中有没有看见什么?”

客人回答说:“我所看到的,同上次见到的一样。”

乐广就向客人讲明了原因,使他明白杯中的蛇不过是弓的倒影。客人心中的疑团一下子解开了,久治不愈的毛病顷刻间就好了。

注释

(1)尝:曾经。

(2)亲客:关系密切的朋友。

(3)久阔:久别不见。

(4)广:即乐广,字彦辅,河南阳淯(今河南省阳市附近)人。

(5)蒙:承受。承人厚意,表示感谢时常用的谦词。

(6)意甚恶之:心里非常厌恶它。意,心里。之,指杯中所见之物。

(7)既饮而疾:喝下去以后,就生起病来了。疾,得病。

(8)于时:在当时。

(9)河南听事:河南:郡名,在今河南省北部。乐广当时任河南尹。听事:官府办理政事的厅堂,亦作“厅事”。

(10)角:即装饰有犀角之类的弓。

(11)漆画作蛇:用漆在弓上画了蛇。

(12)意:意料,想。

(13)不:同“否”。

(14)所以:因由,原因。

(15)意解:不经直接说明而想通了某一疑难问题,放下了思想负担。

(16)沈疴:长久而严重的病。沈同“沉”,疴,重病。

全文拼音版

bēigōngshéyǐng
chángyǒuqīnjiǔkuòlái广guǎngwènyuēqiánzàizuòméngjiǔfāngyǐnjiànbēizhōngyǒushéshénèzhīyǐnér
shínántīngshìshàngyǒujiǎohuàzuòshé广guǎngbēizhōngshéjiǎoyǐngzhìjiǔqián
wèiyuē;jiǔzhōngyǒusuǒjiàn
yuēsuǒjiànchū
广guǎngnǎigàosuǒhuōránjiěchéndùn

相关推荐

碧城三首·其一

〔唐代〕李商隐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浮槎

〔唐代〕骆宾王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

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

摧残空有恨,拥肿遂无庸。

渤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

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

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

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

贺新郎·和前韵

〔宋代〕辛弃疾

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亿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是一色空蒙难画。谁解胸中吞云梦,试呼来草赋看司马。须更把,上林写。

鸡豚旧日渔樵社。问先生:带湖春涨,几时归也?为爱琉璃三万顷,正卧水亭烟榭。对玉塔微澜深夜。雁鹜如云休报事,被诗逢敌手皆勍者。春草梦,也宜夏。

寒食即事

〔唐代〕王昌龄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唐代〕徐夤

事与时违不自由,如烧如刺寸心头。

乌江项籍忍归去,雁塞李陵长系留。

燕国飞霜将破夏,汉宫纨扇岂禁秋。

须知入骨难销处,莫比人间取次愁。

酷吏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

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下士闻道大笑之”。

非虚言也。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