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
在屋内听到传来的鸟鸣声,圆亮有力,临摹完王羲之的黄庭法帖,正是太阳当空,还是走出户外散步去。
满院柳花寒食后,旋钻新火爇炉香。
此时正是寒食节后,满院柳絮飞扬,家人忙着钻木取火,点燃火炉,院子里飘荡着木火的香气。
注释
(1)引匮吭:形容鸣声圆润。
(2)黄庭:道经名。此指《黄庭经法帖》。
(3)柳花:柳絮。
(4)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古时是日禁火寒食。
(5)钻新火:钻木取火。此指清明节取新火。
(6)爇:点燃。
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
满院柳花寒食后,旋钻新火爇炉香。
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
在屋内听到传来的鸟鸣声,圆亮有力,临摹完王羲之的黄庭法帖,正是太阳当空,还是走出户外散步去。
满院柳花寒食后,旋钻新火爇炉香。
此时正是寒食节后,满院柳絮飞扬,家人忙着钻木取火,点燃火炉,院子里飘荡着木火的香气。
(1)引匮吭:形容鸣声圆润。
(2)黄庭:道经名。此指《黄庭经法帖》。
(3)柳花:柳絮。
(4)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古时是日禁火寒食。
(5)钻新火:钻木取火。此指清明节取新火。
(6)爇:点燃。
《春日五首·其四》是秦观春日组诗中的闲雅之作,以春日书斋生活为题材,展现宋代文人的精致日常。前两句写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春鸟圆润啼鸣与临帖习字的静谧相映成趣;后两句通过"柳花飘飞"与"新火爇香"的细节,将寒食节后的时令特征与文人雅趣完美结合。全诗四句皆对仗工整,"引圆吭""旋钻新火"等用语新颖别致,体现了秦观"清新妩丽"的诗风特色。
这五首诗为一完整的组诗,是秦观于元祐年间(1086~1094年)在京师供职秘书省校对黄本书籍时所作。这组诗也并非同作于一朝或一夕,而是随时有感而发,信口吟出,随手拈来,同为春时所写,故曰“春日五首”。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
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硐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
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蘋叶嫩,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