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组诗。这两首诗以江湖秋景为背景,借自然意象抒写人世感慨。第一首诗运用对比反衬手法,画面清冷中透出苍翠生机,营造出空寂与人间烟火并存的意境。第二首诗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渲染自然之景,展现诗人于入世与出世间的挣扎与平衡。全诗语言凝练,句法高简,境界明丽,意趣饱满。
巨野二首·其二
蒲港侵衣绿,莲塘乱眼红。
将身供世事,结缆待回风。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巨野即今山东巨野县,古时临梁山泺,宋时犹在,今已淤为平地。后山家在徐州,往返徐州和汴都等地多经此水路,所以集中有关巨野一带的行旅诗有不少。《巨野二首》这两首诗是元祐五年(1090)他由徐州教授移任颍州教授时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蒲草丛生的港湾,绿意浸染衣襟;莲花盛开的池塘,艳红迷乱双眼。
我将此身托付于纷繁世事,暂且系紧船缆,静待风向回转。
注释
(1)缆:系船的缆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陈师道的诗
相关推荐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螃蟹咏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人月圆·梅
天公应自嫌寥落,随意著幽花。月中霜里,数枝临水,水底横斜。
萧然四顾,疏林远渚,寂寞天涯。一声鹤唳,殷勤唤起,大地清华。
彭城公薨后赠杜二十七胜李十七潘二君并与愚同出故尚书安平公门下
梁山兖水约从公,两地参差一旦空。
谢墅庾村相吊后,自今岐路各西东。
建昌江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情
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
旌节指巴岷,年年行且巡。
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
鱼贯梁缘马,猿奔树息人。
邑祠犹是汉,溪道即名陈。
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
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七
棘树寒云色,茵蔯春藕香。
脆添生菜美,阴益食单凉。
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石林蟠水府,百里独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