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年雪》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篇以极大胆之比喻,状大雪之壮观。这样写雪,是中国诗史上未有过的。有论者论此篇,以为中寓讽刺之意,以雪寓小人。
辛卯年雪
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
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
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旙旂。
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
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
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
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
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辛卯年,即唐宪宗元和六年(811),此诗写于是年二月,当时韩愈为河南令,年四十四岁。这一年春天关内外大雪,从洛阳至长安普降暴雪,给万物带来灾难。白居易、卢纶等均有诗记此。
翻译注释
翻译
元和六年辛卯仲春,冬寒之气滞留不归。
河南二月天降大雪,雪花片片足有尺围。
雪拥如奔马半空相挤压,雪舞如龙凤交错上下飞。
雪浪如江涛翻滚前后涌,雪飘如旌旙风吹四处扬。
仿佛是白帝带着众多的侍卫出行,轻轻抖动衣服而使雪花窸窣振落。
白虹前面为先导,万千玉妃后相随。
层层积雪压大地,飘飘雪花弄机巧。
漫天大雪真是平生未见,所以我也无心评其是非。
有人说这是丰年的瑞兆,那么百姓温饱就可以解决。
那就让我在心中真诚祈祷吧!有谁会嫌弃我的心意微薄呢?
注释
(1)元和六年:辛卯年,韩愈时在河南令任上。这一年关内外大雪,白居易、卢纶等均有诗记此。
(2)归:归去、收藏。“不肯”二字拟人手法,用得极峭峻。
(3)崩腾:跳动,纷乱貌。
(4)排拶:逼迫、侵凌。
(5)旙旂:旗子的总称。旙,同“幡”。
(6)白帝:五帝之一,主司西方。
(7)鬖髿:头发纷乱的样子。
(8)白霓:白虹,或曰云似龙而有色。
(9)先启途:先上路。
(10)玉妃:比 喻雪花或花蕊。
(11)翕翕:聚合貌,从天而降,聚积于地也。下也。此翕翕原义。
(12)厚载:地也,地厚而能载万物。
(13)哗哗:响声。
(14)阴机:本为天帝施的机关,韩诗义为机巧、机谋。此承上“不肯归”,谓时已是春来阳生物发节令,却降此大雪,是天阴弄机巧,作威作福。深寓刺世之意。
(15)丰年祥:谓大雪是丰年祥瑞。世谓瑞雪兆丰年。此承上“何暇议是非?”已含对这场大雪的怨讥之意,此句冠一“或曰”,下句的“庶几”,更非韩公对这场雪的肯定。
(16)庶几:也许可以,表示琢磨不定的推想和希望。
(17)善祷:好言相祝。
(18)寸诚:即心诚。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韩愈的诗
相关推荐
辛酉冬至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
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辛酉立春
中原扰扰尚胡尘,坚坐江南懒问津。
漫读旧诗如昨梦,却疑往事是前身。
子桑自了经时病,原宪长甘一味贫。
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胜已迎春。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帏,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