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尹潜感怀

〔宋代〕陈与义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作品简介

《次韵尹潜感怀》是宋朝诗人陈与义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首联点明次韵感怀,称赞周莘,以下自抒所感;描写了南宋时期的政治的动乱,是一首因巨大历史事变而引发无限感慨的政治抒情诗。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相济、对仗等手法,既痛斥金人之侵掠,又批判朝廷之无能,年深月久,不见转机,流亡道路,感情激荡,笔墨深至。

创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高宗即位,国祚似可中兴,但其实仍无宁日。建炎元年(1127)冬至二年(1128)春,金兵三路南犯,将宋高宗赶至扬州。建炎二年冬至三年(1129)春,金兵又大举南下,连陷徐、泗、楚三州,直逼扬州,高宗仓惶渡江,经镇江、常州、吴江、秀州等地,最后到达杭州。《次韵尹潜感怀》此诗作于建炎三年(1129),作者正避乱襄汉,转徙湖南之际。时金兵陷徐泗楚扬诸州,作者深为忧虑,于是写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金人第二次南犯,时值春季,叹息仍然只是为了国人吗?

岂可使皇帝到处流亡,谁能指挥三军澄清宇内呢?

现时的转徙流离,正由于五年的无穷事变。

我在烟津迷路之上,感到金陵有帝王气,应定都于此。

注释

(1)尹潜:周莘(字尹潜)是陈与义的诗友,其诗亦学杜甫。陈与义避乱襄汉、转徙湖湘之际,和周屡有倡和。此诗即其中之一,是一首因巨大历史事变而引发无限感慨的政治抒情诗。

(2)胡儿:指金兵。

(3)又:建炎二年(1128)冬,金兵曾扰徐、泗,攻扬州,次年春再至,故言“又”。

(4)绕淮春:淮水附近春色。徐、泗、楚、扬,皆属这个地区。

(5)叹息:指周诗的忧国内容。

(6)犹为国有人:还算是有爱国的人。

(7)可使:反问,言不可使。

(8)翠华:用翠羽为饰的旗,因是皇帝所用,故常用它指皇帝。

(9)周宇县:指周游天下,暗喻到处奔逃。宇县:犹言天下。建炎三年(1129)正月,金兵取徐州,逼泗州,二月犯楚州,南迸至瓜州,宋高宗自扬州奔镇江,经常州、吴江、秀州诸地,最后达杭州。

(10)白羽:指白羽扇。语林说:诸葛亮执白羽扇,指挥三军。

(11)风尘:戎马所至,往往尘土飞扬,故以“风尘”言战乱。

(12)五年:自宣和七年(1125)到建炎三年(1129),恰是五年。

(13)无穷事:言变乱剧烈频繁。

(14)万里江湖见在身:在奔逃流亡中幸保性命。“见在身”:现时存在的躯体。见:同现。

(15)共说金陵龙虎气:希望定都金陵,抗金进犯。“龙虎气”:即天子气。诸葛亮称金陵形势“钟山如龙蟠,石头如虎踞”;《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曰:‘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16)放臣:被谪贬的官吏。陈与义自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谪监陈留酒税,到此时仍未复官。

(17)迷路感烟津:对当前大势本不甚了然,但觉得定都金陵是出路。

全文拼音版

yùnyǐnqiángǎn怀huái
éryòukànràohuáichūntànyóuwèiguóyǒurén
使shǐcuìhuázhōuxiànshuíchíbáijìngfēngchén
niántiānqióngshìwànjiāngjiànzàishēn
gòngshuōjīnlínglóngfàngchéngǎnyānjīn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南渡后,召为兵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参知政事。以诗著名,原属江西诗派。宋室南渡后,诗风有了明显转变,由描写个人生活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思想,由清新明净趋向沉郁悲壮。亦工词,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有清婉奇丽的特点,而豪放处又接近苏轼。有《简斋集》《无住词》。

陈与义的诗

相关推荐

次韵登凌歊台

〔元代〕萨都剌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重台。

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次韵孔宪蓬莱阁

〔宋代〕赵抃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次日醉归

〔宋代〕杨万里

日晚颇欲归,主人苦见留。

我非不能饮,老病怯觥筹。

人意不可违,欲去且复休。

我醉彼自止,醉亦何足愁。

归路意昏昏,落日在岭陬。

竹里有人家,欲憩聊一投。

有叟喜我至,呼我为君侯。

告以我非是,俛笑仍掉头。

机心久巳尽,犹有不下鸥。

田父亦外我,我老谁与游?

次元明韵寄子由

〔宋代〕黄庭坚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明代〕王守仁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次韵昌叔咏尘

〔宋代〕王安石

尘土轻扬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

翻成地上万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

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

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