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唐代〕李商隐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作品简介

《江上》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谓秋风远自三峡呼啸而来,诗人正登江楼而北望故乡;颔联谓浮云向北移动,月照楚地城乡,时值清秋,诗人仍在江乡漂泊;颈联谓投靠无门,无所适从,归路迢遥,道途多阻;尾联谓前途茫茫,道路淹滞不通。全诗寓写悲凉之情,意境凄楚,于感叹中又包含愤慨。

创作背景

大中二年(848年)秋,李商隐欲入蜀依杜悰,行至巫峡、夔州之地,又折回江陵,途中登江楼而作《江上》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无边无际的茫茫旷野,阵阵秋风正席卷大地。我独自站在青江北望楼上,心中满怀着忧戚。

北去的那一片云彩,好象和家乡的路相通。但眼前的淡淡月色,还带着楚地萧瑟秋意。

名片上的字迹,早已经模糊不清。那回归的路途,仍然是处处布满荆棘。

放眼望前方,只能见一片茫茫烟水。我的道路啊,竟这般坎坷艰危。

注释

(1)梁苑:一名粱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围,故址在今开封市东南。此指河南乡园。

(2)楚城:指楚地。

(3)刺字:刺(于名帖)上的字(官职、姓字)。

(4)阻修:既阻隔,又遥远。道阻且长。

(5)道:指仕途。

(6)淹留:羁留;逗留。

全文拼音版

jiāngshàng
wànfēngláiqīngjiāngběiwànglóu
yúntōngliángyuànyuèdàichǔchéngqiū
cóngmànmièguīshàngxiū
qiánchénggèngyānshuǐdàoyānliú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江令人请赞

〔宋代〕释宗杲

渠本宣州人,生缘在宁国。

前不尊释迦,后不敬弥勒。

家贫无饭疃,出家去投佛。

行脚走诸方,江南遍江北。

才参临济禅,便作白拈贼。

眼里有瞳人,肚中无点墨。

还如跛阿师,说得行不得。

江城子·病起春尽

〔明代〕陈子龙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千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宋代〕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江楼曲

〔唐代〕李贺

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

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

鼍吟浦口飞梅雨,竿头酒旗换青苎。

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

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花白。

眼前便有千里愁,小玉开屏见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