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皋曲

〔南北朝〕王融

林断山更续,洲尽江复开。

云峰帝乡起,水源桐柏来。

作品简介

《江皋曲》是南朝诗人王融以玄言笔法重构山水时空的永明体短制。全诗四句两联,每联皆含辩证思维:首联“林断山续”以视觉阻断与延续展现山脉律动,“洲尽江开”通过地理收放暗示江河永恒;尾联“云峰帝乡”将自然景象升华为神话维度,“水源桐柏”追溯桐柏山(淮河源头)的文明起源。在二十字间完成从微观到宏观、从实景到玄境的四次跳跃,典型体现了永明诗人“情必极貌以写物”的创作追求。

创作背景

《江皋曲》此诗约作于永明九年(491年),王融任丹阳丞时期。当时竟陵王萧子良广纳文士,形成以“竟陵八友”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共同推动声律理论发展。诗中“帝乡”暗指建康政治中心,“桐柏”既写实景(丹阳附近山水),更隐喻《禹贡》“导淮自桐柏”的王道理想。这种将地理书写与政治象征结合的手法,反映永明诗人调和山水诗与宫廷诗的创作倾向。

翻译注释

翻译

树林断处山接续着,洲头的尽头江面又开阔起来。

高耸入云的山峰从帝乡发起,水的源头是在桐柏。

注释

(1)云峰:高耸入云的山峰。

(2)桐柏:淮河的发源地。

全文拼音版

jiānggāo
línduànshāngēngzhōujìnjiāngkāi
yúnfēngxiāngshuǐyuántóngbǎilái

作者介绍

王融(467—493),字元长,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北)人。少时曾上书齐武帝求自试,官中书郎,后加宁朔将军。他深知音律,与沈约、谢彤等同是“永明体”的创立者。为人才思敏捷,作品文藻富丽。有辑本《王宁朔集》。

相关推荐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南遇天宝乐叟

〔唐代〕白居易

白头病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

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

是时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

千官起居环珮合,万国会同车马奔。

金钿照耀石瓮寺,兰麝熏煮温汤源。

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

冬雪飘飖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

欢娱未足燕寇至,弓劲马肥胡语喧。

豳土人迁避夷狄,鼎湖龙去哭轩辕。

从此漂沦落南土,万人死尽一身存。

秋风江上浪无限,暮雨舟中酒一尊。

涸鱼久失风波势,枯草曾沾雨露恩。

我自秦来君莫问,骊山渭水如荒村。

新丰树老笼明月,长生殿暗锁春云。

红叶纷纷盖欹瓦,绿苔重重封坏垣。

唯有中官作宫使,每年寒食一开门。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宋代〕苏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江城子·病起春尽

〔明代〕陈子龙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千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江月

〔清代〕施闰章

十月晴江月,微风夜未寒。

依人光不定,照影思无端。

少壮随波去,关河行路难。

平生素心友,莫共此时看。

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宋代〕卢祖皋

画楼帘幕捲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着娉婷。

年华空自感漂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闲,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