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朱五题卢使君义井

〔唐代〕高适

高义唯良牧,深仁自下车。

宁知凿井处,还是饮冰馀。

地即泉源久,人当汲引初。

体清能鉴物,色洞每含虚。

上善滋来往,中和浃里闾。

济时应未竭,怀惠复何如?

作品简介

《同朱五题卢使君义井》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前四句赞颂卢使君素有高义深仁,又兴建义井,难能可贵。中间四句写井,地下泉源凿成义井,井水清澈如镜,涵映天空。后四句借井喻人,以水德为喻来赞美卢使君利物不争、中正平和的品格。全诗语言质朴,对仗工整。

创作背景

诗中的卢使君当指开元二十二年(734)至二十四年(736)任易州刺史的卢晖,《同朱五题卢使君义井》此诗当为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高适从燕赵南返宋中途经易州时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只有贤能的州郡长官能有这样的高义,自从上任以来就有很深沉的仁爱之心。

哪里知道挖掘出这口井的地方,却是受命从政,为国忧心,爱护百姓之举。

地下的泉源存在已经很久,但人们从这里汲水却是始于卢使君凿成义井。

井水清澈如镜,能照出东西,水色深沉,能映出天空。

这是至善的行为,滋润了人心,实践中庸之道使乡里融洽。

济世救时之心应当尚未消失,不感念长上的恩惠又能怎么样呢?

注释

(1)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后用“使君”指地方长官。

(2)义井:供公众汲水之井。

(3)唯:敦煌选本作“称”。

(4)良牧:贤能的州郡长官。

(5)下车:《礼记·乐记》:“武王克段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下车。

(6)凿井处:《易州铁像颂》末附卢氏所建重要工程,内有造水碾等,义井或为其中之一。

(7)饮冰:谓受命从政,为国忧心。或释为清苦廉洁。此指卢使君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8)泉源:水的源头。《诗经·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毛传:“泉源,小水之源,淇水,大水也。

(9)体清:指井水清澈可以照见他物。

(10)色洞:《全唐诗》下注:“一作色淡。”水色深沉的样子。

(11)含虚:教煌选本作“涵虚”。指水映天空。

(12)上善:至善。《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3)中和: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4)浃里间:使乡里融洽。

(15)济时:犹济世,救时。

(16)怀惠:谓感念长上的恩惠。《论语·里仁》:“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全文拼音版

tóngzhū使shǐjūnjǐng
gāowéiliángshēnrénxiàchē
níngzhīzáojǐngchùháishìyǐnbīng
quányuánjiǔréndāngyǐnchū
qīngnéngjiàndòngměihán
shàngshànláiwǎngzhōngjiā
shíyīngwèijié怀huáihuì

作者介绍

高适(704—765),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诗雄浑豪放,多写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与岑参并称“高岑”,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等慷慨悲壮,展现盛唐气象。早年潦倒,后从军边塞,官至淮南、剑南节度使,封渤海县侯,是唐代诗人中仕途最显达者之一。诗风质朴刚健,充满建功立业之志,为边塞诗派杰出代表。

高适的诗

相关推荐

同声歌

〔两汉〕张衡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慄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

思为莞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重户纳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稀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