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垂堂高坐本难安,身外鸿毛掷一官。
身居高位,官场险恶,灾祸难免其身,做官如身外鸿毛,弃之也不足惜。
独抱焦桐俯流水,哀音还为董庭兰。
我愿为知音弹一首高山流水之音,那哀婉的曲调正是为了你。
注释
(1)洪昉思:即洪昇,诗人的好友。
(2)垂堂:屋檐下,这里指风波险恶的仕途,并非久留之地。
(3)流水:指为知音而弹响的高山流水之音。
(4)董庭兰:唐朝琴工,他出入于宰相房琯的门下,因为仪仗房琯的权势违法而被治罪,在这里借喻洪昇。
垂堂高坐本难安,身外鸿毛掷一官。
独抱焦桐俯流水,哀音还为董庭兰。
垂堂高坐本难安,身外鸿毛掷一官。
身居高位,官场险恶,灾祸难免其身,做官如身外鸿毛,弃之也不足惜。
独抱焦桐俯流水,哀音还为董庭兰。
我愿为知音弹一首高山流水之音,那哀婉的曲调正是为了你。
(1)洪昉思:即洪昇,诗人的好友。
(2)垂堂:屋檐下,这里指风波险恶的仕途,并非久留之地。
(3)流水:指为知音而弹响的高山流水之音。
(4)董庭兰:唐朝琴工,他出入于宰相房琯的门下,因为仪仗房琯的权势违法而被治罪,在这里借喻洪昇。
《寄洪昉思》是清代诗人赵执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因《长生殿》的演出诗人和友人而遭灾祸;后两句用高山流水、董庭兰之典以示二人情谊深厚。全诗语言清新、感情真挚,诗人与洪昉的拳拳深厚的友情一目了然。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腔热情和鄙弃功名、冷笑人生的旷达胸怀。
康熙二十八年(1866),洪昇招伶人于宅中演出自己所作的戏剧《长生殿》,时值佟皇后丧服,给事中黄仪劾洪昇等人于“国恤”期间观剧为“大不敬”,洪昇被革除太学生资格。赵执信也因参预观剧而被革职,然而赵执信对自己的仕途并不在意,因他对当时腐败黑暗的官场早已厌倦,而且他生性耿直,与龌龊的官场生活格格不入,据说黄仪就是因为曾被他奚落而怀恨在心,所以借演剧之事而图谋报复。但赵执信对朋友笃重义气,据当时人记载,在《长生殿》案发生后,他竟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拒绝向西曹提供有关洪昇的“罪证”,“待昇极尽恩谊”(陈奕禧《春蔼堂续集·观长生殿传奇有感》注)。这在数年以后他所写的这首寄给洪昇的诗中也可见到。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
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
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
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
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
玉箸落春镜,坐愁湖阳水。
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
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青楼何所在,乃在碧云中。
宝镜挂秋水,罗衣轻春风。
新妆坐落日,怅望金屏空。
念此送短书,愿同双飞鸿。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
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襕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笺。
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
今日折腰尘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
长短春草绿,缘阶如有情。
卷葹心独苦,抽却死还生。
睹物知妾意,希君种後庭。
闲时当采掇,念此莫相轻。
古县萧条秋景晚,昔年陶令亦如君。
头巾漉酒临黄菊,手板支颐向白云。
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
相思不恨书来少,佳句多从阙下闻。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
争遣江州白司马,五年风景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