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描写了相聚的短暂和离别的匆匆,抒发了主人公无限的怨恨与惆怅。全词以景结情,意境凄迷,笔法灵活,声调婉转。作者选择具有丰富象征意义和暗示作用的“妆”与“饰”,来表达人物内心深隐情思,典型地体现了温庭筠对隐约含蓄之美的艺术追求。
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此词约作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后期。据《唐才子传》和《北梦琐言》记载,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相国令狐绹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据此可知《菩萨蛮》诸词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四年(850)十月至十三年(859)十月之间,《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编为大中六年(852)前后,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翻译注释
翻译
宿妆的蕊黄只留下依稀残迹,迷蒙的纱窗又将你的笑容隐去。你来时已是晚春时节,刚刚来又匆匆别离。相见时虽有牡丹花开,终难留住将逝的春意。
玉钗上配有金股的装饰,钗上的彩蝶舞弄着双翅。明月洒下遍地的银光,照着院里黄花满枝。欲问明月和黄花,你可知道我的心事?
注释
(1)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也用作曲牌名。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2)蕊黄:即额黄。因色似花蕊,故名。古代妇女化妆主要是施朱傅粉,六朝时兼尚黄色,常点额黄,沿至唐朝。
(3)山额:旧称眉为远山眉,眉上额间故称山额。或解为额间的高处。
(4)宿妆:隔夜的妆饰,残妆。
(5)隐笑:浅笑。
(6)牡丹时:牡丹开花的时节,即暮春三月。
(7)暂:刚,表示时间短。吴本《花间集》作“新”。
(8)还:迅速,立即。
(9)翠钗:镶嵌了翠玉的金钗,一种插于发髻的精美首饰。
(10)股:钗的组成部分,俗称钗脚。
(11)蝶双舞:钗头所饰双蝶舞形。毛本《花间集》作“双双舞”,鄂本、汤本《花间集》均作“双蝶舞”。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
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浥朝华,秋波浸晚霞。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菩萨蛮·商妇怨
春时江上廉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
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菩萨蛮·回文春闺怨
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坠雪梨花细。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簏簌,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
菩萨蛮·画屏重叠巫阳翠
画屏重叠巫阳翠,楚神尚有行云意。朝暮几般心,向他情漫深。
风流今古隔,虚作翟塘客。山月照山花,梦回灯影斜。
菩萨蛮·秋闺
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