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八十一颗

〔唐代〕薛涛

色比丹霞朝日,形如合浦圆珰。

开时九九如数,见处双双颉颃。

作品简介

《咏八十一颗》是唐代女诗人薛涛创作的一首六言诗。此诗前两句是对珙桐花的个体描写,着重描写了珙桐花的颜色和形状。后两句是对珙桐花的群体叙述,开时九九如数漫山遍野,纷飞如满天白鸽一样。全诗所涉对象从个体到群体,从颜色形态到群体的动态,可见作者的写作手法从微观到宏观,其中又蕴含着个人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对幸福圆满的向往。

创作背景

据《薛涛全传》一书的作者判断,薛涛青年时期与段文昌同在韦皋幕府,相识相交,当段文昌离蜀时,薛涛写《送友人》相送。当段文昌镇蜀时,薛涛已入暮年。此时她写这首《咏八十一颗》词意隐秘地抒情,谜底除双方“见处双双颉颃”,心照不宣外,外人无从猜测。

翻译注释

翻译

它的颜色好比早晨初升的红日。它的形状就像姑娘耳朵上戴的合浦珠耳环。

它在花开时,有九九八十一颗。花开时就像白鸽的双翼一样上下翻飞。

注释

(1)八十一颗:此诗咏的是何物,争论不绝,已有合欢、九九消寒图、荔枝、峨眉山野花、樱桃、红豆、八十一颗棋、珠算工具等说,皆未能与诗意尽合。此后张正则、季国平在2004年出版的《薛涛与望江楼》第五期《薛涛诗<八十一颗>所咏究竟为何物?》提出了珙桐说,认为珙桐外形与薛涛诗中的描述完全一致,中唐时期峨眉山地区人们就称这种花卉为“八十一颗”。

(2)合浦:县名。城濒廉江东岸,南临北部湾,水深无礁,沿海古产珠。

(3)圆珰:圆形玉耳珠。《全唐诗》“形如合浦筼筜(yún dāng)”,应误。因为筼筜系竹名,皮薄节长而竿高。

(4)九九如数:冬至数九,约九九八十一天后,冬去春来,珙桐花开。珙桐花期一个月,开花之早晚,视当地气候。

(5)颉颃:鸟飞上下貌。这里指珙桐花开,宛如白鸽双翼翻飞。

全文拼音版

yǒngshí
dānxiácháoxíngyuándāng
kāishíjiǔjiǔshùjiànchùshuāngshuāngxiéháng

作者介绍

薛涛(约768—832),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乐妓 。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人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后人将薛涛列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流传下的诗作有90余首,收于《锦江集》。

薛涛的诗

相关推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山泉

〔唐代〕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咏史八首·其七

〔魏晋〕左思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

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咏雪

〔元代〕吴澄

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剩添吴楚千汪水,压倒秦淮万里山。

风竹婆娑银凤舞,云松偃蹇玉龙寒。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咏雨·其一

〔唐代〕李世民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咏柳

〔唐代〕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