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宋代〕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作品简介

《村居》此诗为北宋诗人张舜民的七言绝句,以简淡笔触勾勒秋日村居图景。前两句"水绕陂田"与"榆钱落尽"通过空间环绕和时间流逝的意象叠加,构建静谧的田园氛围;后两句"夕阳牛背"与"寒鸦两两"以动物行为反衬人事寂寥,牛背"无人卧"的细节暗示农忙时节的劳碌,"带得"二字更赋予老牛以慈悯情怀。全诗在28字中完成"水-田-竹-篱-榆-槿-牛-鸦"的八重意象组合,体现宋代田园诗"以少总多"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村居》此诗作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张舜民因反对王安石新法遭贬谪后隐居陈州(今河南淮阳)期间。诗人通过牛背寒鸦的暮归意象,既寄托了政治失意的孤寂("无人卧"暗喻朝中故交零落),又在对田园细节的凝视中获得精神慰藉("两两归"体现对自然秩序的皈依),展现了北宋党争中士大夫"处江湖之远"的典型心态。

翻译注释

翻译

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

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注释

(1)陂田:山田。

(2)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俗称榆钱。

(3)两两:成双成对。

全文拼音版

cūn
shuǐràobēitiánzhúràoqiánluòjìn槿jǐnhuā
yángniúbèiréndàihánliǎngliǎngguī

作者介绍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邠县)人。北宋治平二年(1065)进士。元祐二年(1087)除监察御史。徽宗朝,为吏部侍郎,以龙图阁待制知同州。坐元祐党,贬商州。生平嗜画,题评精确,能自作山水。著有《画墁录》及《画墁集》。《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张舜民的诗

相关推荐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书喜

〔宋代〕陆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村行

〔宋代〕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村居苦寒

〔唐代〕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村行

〔唐代〕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村舍

〔清代〕赵执信

乱峰重叠水横斜,村舍依稀在若耶。

垂老渐能分菽麦,全家合得住烟霞。

催峰笋做低头竹,倾日葵开卫足花。

雨玩山姿晴对月,莫辞闲澹送生涯。

村豪

〔宋代〕梅尧臣

日击收田鼓,时称大有年。

滥倾新酿酒,包载下江船。

女髻银钗满,童袍毳氎鲜。

里胥休借问,不信有官权。

村居初夏五首·其四

〔宋代〕陆游

天遣为农老故乡,山园三亩镜湖旁。

嫩莎经雨如秧绿,小蝶穿花似茧黄。

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

相逢但喜桑麻长,欲话穷通已两忘。

村居初夏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暮境难禁日月催,腊醅初见拆泥开。

压车麦穗黄云卷,食叶蚕声白雨来。

薄饭蕨薇端可饱,短衫纻葛亦新裁。

宦涂自古多忧畏,白首为农信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