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九章

〔先秦〕子思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翻译注释

翻译

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了吧!在上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如果没有验证的活,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在下位的人,虽然行为很好,但由于没有尊贵的地位,也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应该以自身的德行为根本,并从老百姓那里得到验证。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背谬,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乱,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疑问,这是知道天理;百世以后待到圣人出现也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是知道人意。所以君子的举止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先导,行为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语言能世世代代成为天下准则。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

《诗经》说,“在那里没有人憎恶,在这里没有人厌烦,日日夜夜操劳啊,为了保持美好的名望。”君子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够早早在天下获得名望的。

注释

全文拼音版

zhōngyōng··èrshíjiǔzhāng
wángtiānxiàyǒusānzhòngyānguǎguòshàngyānzhěsuīshànzhēngzhēngxìnxìnmíncóngxiàyānzhěsuīshànzūnzūnxìnxìnmíncóng
jūnzizhīdàoběnzhūshēnzhēngzhūshùmínkǎozhūsānwángérmóujiànzhūtiānérbèizhìzhūguǐshénérbǎishìshèngrénérhuòzhìzhūguǐshénérzhītiānbǎishìshèngrénérhuòzhīrénshìjūnzidòngérshìwèitiānxiàdàoxíngérshìwèitiānxiàyánérshìwèitiānxiàyuǎnzhīyǒuwàngjìnzhīyàn
shīyuēzàièzàishèshùyǒngzhōngjūnziwèiyǒuérzǎoyǒutiānxiàzhě

作者介绍

孔伋(483—402),姓孔,名伋,字子思。孔子之孙,战国初期鲁国人。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传承者。相传师承曾子,并授业于孟子之师,承上启下。其思想以“诚”为核心,注重内心修养,发扬中庸之道。相传著有《中庸》,后被收入《礼记》,成为儒家“四书”之一,对宋明理学影响深远,被尊为“述圣”。

相关推荐

中秋

〔宋代〕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元作

〔唐代〕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秋

〔唐代〕郑谷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中庸·第十八章

〔先秦〕子思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中庸·第三十一章

〔先秦〕子思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中庸·第十三章

〔先秦〕子思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