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丝行

〔宋代〕范成大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作品简介

《缫丝行》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首句化用《汉童谣》,以小麦、大麦生长情况喻缫丝劳作,第二句写天气,第三、四句写煮茧,第五、六句写抽丝。前面六句描写的劳动场景是轻松、快乐的,节奏也明快、流畅,描绘出了农村妇女快乐劳动的气氛,可见出其品质的可贵。第七、八句情调急转,写明今年因税重农妇们的辛勤劳动虽然获得了成果,但这成果不是供自己享受,说明蚕农生活十分艰苦,快乐的气氛荡然无存。最后两句将反映农村织妇的辛勤劳动与揭示封建剥削结合起来,这两句与上文互相映衬,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这首歌行体诗反映了农村妇女的劳动生活,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全诗语言优美、轻快而含蓄。但整个故事辛酸而悲凉。

创作背景

倾诉农民生活困境的诗篇,自古就有。《诗经》中许多著名作品,都显示农业社会生产者的痛苦。范成大这首《缫丝行》,正是继承这个传统,体现了诗歌兴观群怨的作用。这首诗是范成大早年居家时所作。该诗约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与《乐神曲》、《田家留客行》、《催租行》为一组。自注云:“以下共四首,效王建。”

翻译注释

翻译

小麦儿青青大麦儿黄,日出原野气候正凉爽。

姑嫂相呼一片缫丝忙,屋后煮茧屋前飘清香。

缫车飞转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不断韧性强。

今年哪得闲暇织绸绢,明日及早卖丝西门上。

注释

(1)小麦青青大麦黄:小麦、大麦:秋麦、春麦。二者播种时间不一,成熟时间也不一样。“小麦”句:化用《汉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其获者妇与姑”,喻指缫丝是农村中妇与姑的劳作。

(2)原头日出天色凉:原头:原野的地头。日出:指天晴。天色凉:天气凉爽,正是缫丝的好时候。

(3)妇姑:媳妇和婆婆。

(4)有忙事:即赶趁此良好天气抓紧缫丝。

(5)煮茧:蚕茧成熟,必须及时煮死蚕蛹,否则茧内蚕蛹化蛾,咬破茧而出。就不能缫丝了。

(6)嘈嘈:象声词,形容缫车在缫丝急转时发出的声响。

(7)缕:线。这里指蚕丝。

(8)着:穿(衣),指穿绢衣。

(9)西门:泛指卖丝交易市场。

全文拼音版

sāoxíng
xiǎomàiqīngqīngmàihuángyuántóuchūtiānliáng
xiāngyǒumángshìshěhòuzhǔjiǎnménqiánxiāng
sāochēcáocáoshìfēngjiǎnhòuzhǎngduàn
jīnniánxiázhījuànzhemíng西ménmài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题材广泛,田园诗清新自然,如《四时田园杂兴》展现农家生活;爱国诗慷慨沉郁,如《州桥》暗含故国之思。官至参知政事,晚年退居石湖。诗风平易晓畅而意蕴深厚,兼具现实主义与人文关怀,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成大的诗

相关推荐

游西池

〔魏晋〕谢混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

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

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

无为牵所思,南荣诫其多。

穆穆清风至

〔两汉〕佚名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

青袍似春草,长条随风舒。

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

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口号赠征君鸿

〔唐代〕李白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

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