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塘马上

〔宋代〕贺铸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作品简介

《茅塘马上》是宋代诗人贺铸的一首感怀七绝。此诗以今昔对比结构展开,首句"壮图忽忽"道尽理想幻灭之慨,次句"回羡农儿"突显价值观念的逆转;后两句以"水落陂塘"的萧瑟秋景与"仰看青天"的闲适姿态,完成从功利到超脱的精神跨越。全诗在二十八字中实现从"入世"到"出世"的哲学升华,体现贺铸晚年诗风由秾丽转向简淡的创作变化。

创作背景

《茅塘马上》此诗约作于元符年间(1098-1100)贺铸退居苏州时。诗人曾任武职,却始终未获重用,"壮图"暗指其《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的豪情。诗中"农儿"形象与苏轼"村舍外,古城旁"的《鹧鸪天》词境相通,"牛背看天"的意象则开杨万里"童子柳阴眠正着"的先声,共同构成宋代士人"宦达不如闲"的典型心态。

翻译注释

翻译

当年的雄心壮志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泯灭;回头看到牧童,禁不住产生羡慕之情。

在秋日落山的池塘边,那牧童正横躺牛背看着青天。

注释

(1)陂塘:狭窄的池塘。

全文拼音版

máotángshàng
zhuàngdāngniánhuíxiànnóngérguòxián
shuǐluòbēitángqiūbáoyǎngmiánniúbèikànqīngtiān

作者介绍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出身贵族,然仕途坎坷,曾任低级武官,后转文官,终不得志。其词风格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之风,语言工丽,情感深挚。名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广为传诵。亦能诗,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传世。

相关推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天仙子·茅舍数椽山下盖

〔明代〕吴承恩

茅舍数椽山下盖,松竹梅兰真可爱。穿林越岭觅干柴,没人怪,从我卖,或少或多凭世界。

将钱沽酒随心快,瓦钵磁瓯殊自在。酕醄醉了卧松阴,无挂碍,无利害,不管人间兴与败。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

〔唐代〕高适

虚院野情在,茅斋秋兴存。

孝廉趋下位,才子出高门。

乃继幽人静,能令学者尊。

江山归谢客,神鬼下刘根。

阶树时攀折,窗书任讨论。

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

〔清代〕纳兰性德

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误东风、迟日杏花天,红牙曲。

尘土梦,蕉中鹿。翻覆手,看棋局。且耽闲殢酒,消他薄福。雪后谁遮檐角翠,雨余好种墙阴绿。有些些、欲说向寒宵,西窗烛。

柏学士茅屋

〔唐代〕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巳上人茅斋

〔唐代〕杜甫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