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孝子黯复仇

〔唐代〕贺知章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作品简介

《董孝子黯复仇》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短诗,歌颂东汉孝子董黯隐忍十年为母复仇的事迹。前两句“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直陈董黯十年卧薪尝胆的艰辛;后两句“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写复仇后功成身退、归隐青山的淡泊。全诗仅二十字,却凝练如史笔,将“孝”与“义”、“执”与“舍”的矛盾统一于一体,展现了儒家伦理中“以直报怨”的刚毅与“事了拂衣去”的洒脱。

翻译注释

翻译

董黯等了十年,直到母亲去世之后才得以复仇,在这十年里,他的内心烦闷痛苦。这样做只是为了报答母亲抚养教育的恩惠,以及为了报复恶毒的仇人侮辱母亲的仇恨。

报恩和复仇这两种情意,既然已经结束了,复仇和获罪也最终遇到了刑罚,那就在山岭中孤独终老吧。

注释

(1)十年:董黯等了十年,才得以复仇。一说为避免母亲担心,特意等母亲去世才复仇;一说为避免仇人之母伤心,特意等她去世才将仇人杀死。前者孝,后者仁,也即是慈。

(2)恩:母亲养育之恩。

(3)仇:恶邻辱母之仇。

(4)碧山吾白头:指董黯因复仇获罪,遇大赦,终老山岭;一说遇皇帝特赦,召他做官,董黯辞官不就,以寿终。

全文拼音版

dǒngxiàoànchóu
shíniánxīnshìwéiwèiēnchóu
liǎngjìnshānbáitóu

作者介绍

贺知章(约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其诗清新洒脱,尤擅绝句,代表作《咏柳》《回乡偶书》语言浅近而意境悠远。少时以文词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进士,后官至秘书监。晚年归隐镜湖,性情旷达,与李白、张旭等交厚,为“饮中八仙”之一。诗作虽存世不多,却广为传诵,展现盛唐文人风骨。

贺知章的诗

相关推荐

水仙子·寻梅

〔元代〕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袭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四坐且莫喧

〔两汉〕佚名

四坐且莫喧,愿听歌一言。

请说铜炉器,崔嵬象南山。

上枝以松柏,下根据铜盘。

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聨。

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

朱火然其中,青烟飏其间。

从风入君怀,四坐莫不欢。

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

和邵尧夫年老逢春

〔宋代〕司马光

年老逢春春莫咍,朱颜不肯似春回。

酒因多病无心醉,花不解愁随处开。

荒径倦游从碧草,空庭懒扫自苍苔。

相逢谈笑犹能在,坐待牵车陌上来。

送杜审言

〔唐代〕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入潼关

〔唐代〕李世民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玉堂春·后园春早

〔宋代〕晏殊

后园春早。残雪尚濛烟草。数树寒梅,欲绽香英。小妹无端、折尽钗头朵,满把金尊细细倾。

忆得往年同伴,沈吟无限情。恼乱东风、莫便吹零落,惜取芳菲眼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