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刻画了一个新妆初罢少女的形象,抒写主人公心底思恋的难言之苦。上片开头用海燕初飞兴起少女新妆,接着刻画少女新妆时的美好环境,烘托少女开朗而欢快的情绪;下片写妆后的少女形象,过片突出妆饰的艳丽,最后将少女置于月圆之夜,透露出清凄之感。全词只写明月、琐窗,而不直写少女的伤春、惆怅,显得深婉含蓄,表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意蕴美。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这首词是温庭筠众多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之一,是为反映闺中少女心底的难言之隐而作,而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
翻译注释
翻译
燕子欲飞时,尖尖小嘴梳羽绒。庭中萱草绿如春水,满树杏花胭脂红。欲走进春的画卷,却又隔着帘栊。
两鬓戴金佩玉,似金霞飞虹,人如一枝春花,春情正浓。那高挂楼头的团圆月呀,又透过窗格,洒下一片相思情浓。
注释
(1)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调有不同格体,俱为双调,此词为三十五字,上片四句一仄韵两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2)海燕欲飞调羽:燕子将要起飞时,先理一理它的羽毛。海燕,燕子。古以燕子从海上来,故称。
(3)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萱草碧绿,杏花绯红,都在帘栊之外。萱草,又写成“蘐草”或“谖草”。《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朱熹注:“谖草合欢,食之令人忘忧者。”杏花,次于梅而开,五瓣,色白带红,似梅花而稍大,果实可食。帘栊,有帘之窗。《说文解字》段注:“帘与栊,皆言横直为窗棂,通明。”即窗户格子。
(4)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双鬓戴着碧霞色的玉石和金丝制成的首饰,看去好像春天里一朵盛开的鲜花。
(5)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楼上正是十五明月高照之时,琐窗中之人,浓妆对圆月,别有情思。琐窗,镂有花纹之窗。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
苍翠浓阴满院,莺对语,蝶交飞,戏蔷薇。
斜日倚阑风好,余香出绣衣。未得玉郎消息,几时归。
定西番·画鹰·其三
唤起玉关豪杰,开倦眼,盼青云,去从军。
如许纵横狐兔,臂鞲缠杀人。依旧极天衰草,向黄昏。
定西番·画鹰·其一
昨夜羽书消息,胡骑满,俊鹰愁,雁门秋。
何日登台呼去,澹烟凉欲流。飞趁马蹄风雪,纵清游。
定西番·诵孙光宪鸡禄山前词为之神王试以今事拟之
千里飞行杀敌,鸿雁阵,鹳鹅军。乱浮云。
步骑更闻皆捷,残羌无处奔。一发连珠枪弹,殪千人。
定西番·斜照一鞭两去
斜照一鞭两去,霜驿冷,画楼空。月明中。
乌鹊乱飞天曙,凤凰何地容。昨夜梦和郎语,允和戎。
定西番·冬日敬亭宴集
镇日楼头相对,铺月澹,着云轻。枕前横。
踏向棱棱冰壑,水泉流暗声。三尺雏松剪剪,似雏僧。
定西番·溪上玉梅如雪
溪上玉梅如雪,瓢玉带,惹罗衣。暮寒时。
蝉鬓美人愁绝,折花簪一枝。可奈薄情无处,寄相思。
定西番·春暮集唐词
隐映画屏开处,莺对语,蝶飞狂。惜韶光。
罗袂从风轻举,波影满池塘。高捲水晶帘额,衬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