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石梁观瀑布》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专门描写石梁瀑布,描写了它的气势、形状和声响等,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和雄放的笔力。此诗想象丰富,比喻多样,夸张大胆,自成新意。
到石梁观瀑布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一龙独跨山之凹。
高耸脊背横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到此收束群流交,五叠六叠势益高。
一落千丈声怒号,如旗如布如狂蛟。
非雷非电非笙匏,银河飞落青松梢。
素车白马云中跑,势急欲下石阻挠。
回澜怒立猛欲跳,逢逢布鼓雷门敲。
水犀军向皋兰鏖,三千组练挥银刀。
四川崖壁齐动摇,伟哉铜殿造前朝。
五百罗汉如相招,我本钱塘儿弄潮。
到此使人意也消,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石梁瀑布是浙江天台山八景之一。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袁枚游历福建、浙江,写了不少歌咏天台山风景的诗歌和游记,《到石梁观瀑布》这是其中的一首。
翻译注释
翻译
天风呼呼吹得衣裳飘,人声渐小水滩声喧嚣。
心知这是天台古石桥,恰似飞龙独跨在山凹。
龙背高耸又横伸着腰,下面张开空口奔腾是怒涛。
水从华顶峰来路途遥,一左一右飞瀑分两条。
流到此处水流又相交,五叠六叠水势更加高。
一落千丈瀑声像怒号,像旗像布又像是狂蛟。
非雷非电又不像笙匏,就像银河飞落青松梢。
白车白马急急云中跑,水流急下却被石阻挠。
猛然溅起就像往上跳,咚咚布鼓声向雷门敲。
披甲水军向着皋兰鏖,三千精兵勇猛挥银刀。
四面崖壁声声都动摇,壮伟铜殿建造于前朝。
五百罗汉好像把手招,我本钱塘人儿惯弄潮。
到此一观也觉意气消,心花怒放只觉精神高。
高枕龙背抓住龙的尻,上看下看到处走一遭。
无奈水淋如雨湿我袍,天风劲吹山上站不牢。
北宫虽勇眼也不敢瞄,恍惚就像孔子在听《韶》。
不料音乐竟是这样妙,坐上一刻胜过一千朝。
怎样能把自已变巨鳌,看它水流万古长滔滔!
注释
(1)嵌空:张开空口。
(2)华顶:华顶峰,是天台山最高的一座山峰。
(3)笙匏:即笙,古代所称八音之一。
(4)素车白马:写江涛声势浩大,如素车白马张着帷盖奔驰而来。
(5)逢逢:鼓声。
(6)布鼓雷门敲:《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原意讽刺不自量力,妄自炫耀。
(7)水犀军:《国语·越语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这里比喻装备精良的水军。
(8)皋兰:在今甘肃兰州北,此处代指边境。
(9)组练:即组甲被练。古代兵车战士穿丝带缀成的铠甲,步兵穿麻布带缀成的铠甲,总指全副武装的军队。
(10)铜殿:佛寺。
(11)五百罗汉:佛祖释迦牟尼的五百个常随弟子,拥有佛教最高果位“罗汉”的尊号。
(12)钱唐:即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13)儿弄潮:弄潮儿。为押韵而倒装。指篙师舵工之类水手。
(14)神理:意识,精神。
(15)尻:臀部。
(16)周遭:四周,周围。
(17)泠泠:形容清凉。
(18)天风:高空之风。
(19)北宫:古代有勇士,姓北宫,名黝。《孟子·公孙丑上》:“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这里是说,即使是像北宫黝那样的勇士,在此天风飞瀑面前也要骇异。
(20)韶:传说舜所作乐曲名,后人常以韶乐形容尽善尽美、优美动人的音乐。
(21)不图:没想到。
(22)妙:作者自注曰:“叶”。意思是“妙”字本仄声,这里为了协韵,读作平声。
(23)巨鳌:传说中的海中大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
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
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白水瀑布
断岩千尺无去处,银河欲转上天去。
水仙大笑且莫莫,恰好借渠写吾乐。
九龙浴佛雪照天,五剑挂壁霜冰山。
美人乳花玉胸滑,神女佩带珠囊翻。
文章之妙避直露,自半以下成霏烟。
银虹堕影饮谼壑,天马无声下神渊。
沫尘破散汤沸鼎,潭日荡漾金镕盘。
白水瀑布信奇绝,占断黔中山水窟。
世无苏李两谪仙,江月海风谁解说。
春风吹上观瀑亭,高岩深谷恍曾经。
手挹清泠洗凡耳,所不同心如白水。
咏瀑布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瀑布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
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
千丈岩瀑布
拔地万重清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