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石梁观瀑布

〔清代〕袁枚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一龙独跨山之凹。

高耸脊背横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到此收束群流交,五叠六叠势益高。

一落千丈声怒号,如旗如布如狂蛟。

非雷非电非笙匏,银河飞落青松梢。

素车白马云中跑,势急欲下石阻挠。

回澜怒立猛欲跳,逢逢布鼓雷门敲。

水犀军向皋兰鏖,三千组练挥银刀。

四川崖壁齐动摇,伟哉铜殿造前朝。

五百罗汉如相招,我本钱塘儿弄潮。

到此使人意也消,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作品简介

《到石梁观瀑布》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专门描写石梁瀑布,描写了它的气势、形状和声响等,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和雄放的笔力。此诗想象丰富,比喻多样,夸张大胆,自成新意。

创作背景

石梁瀑布是浙江天台山八景之一。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袁枚游历福建、浙江,写了不少歌咏天台山风景的诗歌和游记,《到石梁观瀑布》这是其中的一首。

翻译注释

翻译

天风呼呼吹得衣裳飘,人声渐小水滩声喧嚣。

心知这是天台古石桥,恰似飞龙独跨在山凹。

龙背高耸又横伸着腰,下面张开空口奔腾是怒涛。

水从华顶峰来路途遥,一左一右飞瀑分两条。

流到此处水流又相交,五叠六叠水势更加高。

一落千丈瀑声像怒号,像旗像布又像是狂蛟。

非雷非电又不像笙匏,就像银河飞落青松梢。

白车白马急急云中跑,水流急下却被石阻挠。

猛然溅起就像往上跳,咚咚布鼓声向雷门敲。

披甲水军向着皋兰鏖,三千精兵勇猛挥银刀。

四面崖壁声声都动摇,壮伟铜殿建造于前朝。

五百罗汉好像把手招,我本钱塘人儿惯弄潮。

到此一观也觉意气消,心花怒放只觉精神高。

高枕龙背抓住龙的尻,上看下看到处走一遭。

无奈水淋如雨湿我袍,天风劲吹山上站不牢。

北宫虽勇眼也不敢瞄,恍惚就像孔子在听《韶》。

不料音乐竟是这样妙,坐上一刻胜过一千朝。

怎样能把自已变巨鳌,看它水流万古长滔滔!

注释

(1)嵌空:张开空口。

(2)华顶:华顶峰,是天台山最高的一座山峰。

(3)笙匏:即笙,古代所称八音之一。

(4)素车白马:写江涛声势浩大,如素车白马张着帷盖奔驰而来。

(5)逢逢:鼓声。

(6)布鼓雷门敲:《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原意讽刺不自量力,妄自炫耀。

(7)水犀军:《国语·越语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这里比喻装备精良的水军。

(8)皋兰:在今甘肃兰州北,此处代指边境。

(9)组练:即组甲被练。古代兵车战士穿丝带缀成的铠甲,步兵穿麻布带缀成的铠甲,总指全副武装的军队。

(10)铜殿:佛寺。

(11)五百罗汉:佛祖释迦牟尼的五百个常随弟子,拥有佛教最高果位“罗汉”的尊号。

(12)钱唐:即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13)儿弄潮:弄潮儿。为押韵而倒装。指篙师舵工之类水手。

(14)神理:意识,精神。

(15)尻:臀部。

(16)周遭:四周,周围。

(17)泠泠:形容清凉。

(18)天风:高空之风。

(19)北宫:古代有勇士,姓北宫,名黝。《孟子·公孙丑上》:“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这里是说,即使是像北宫黝那样的勇士,在此天风飞瀑面前也要骇异。

(20)韶:传说舜所作乐曲名,后人常以韶乐形容尽善尽美、优美动人的音乐。

(21)不图:没想到。

(22)妙:作者自注曰:“叶”。意思是“妙”字本仄声,这里为了协韵,读作平声。

(23)巨鳌:传说中的海中大龟。

全文拼音版

dàoshíliángguān
tiānfēngshangpiāorénshēngjiànxiǎotānshēngjiāo
zhīshìtiāntáishíqiáolóngkuàshānzhīāo
gāosǒngbèihéngshēnyāoxiàqiànkōngzǒutāo
tāoshuǐláicónghuádǐngyáofēnwèizuǒyòuliǎngtiáo
dàoshōushùqúnliújiāodiéliùdiéshìgāo
luòqiānzhàngshēnghàokuángjiāo
fēiléifēidiànfēishēngpáoyínfēiluòqīngsōngshāo
chēbáiyúnzhōngpǎoshìxiàshínáo
huílánměngtiàopéngpéngléiménqiāo
shuǐjūnxiànggāolánáosānqiānliànhuīyíndāo
chuāndòngyáowěizāitóng殿diànzàoqiáncháo
bǎiluóhànxiāngzhāoběnqiántángérnòngcháo
dào使shǐrénxiāoxīnhuākāishénchāo
gāozhěnlóngbèichíkāoshàngshìxiàshìxíngzhōuzāo
nàilěnglíngjiànpáotiānfēngchuīrénláo
běigōngsuīyǒngtáohuǎngzizàiwénsháo
wèimiàozuòshèngqiāncháo
ānjiāngshēnhuàáokànwànzhǎngtāotāo

作者介绍

袁枚(1716一1797),字子才,号随园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批评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主张“性灵说”,强调诗歌抒写个性与真情,反对拟古,代表作《所见》《马嵬》等清新灵巧。中年辞官隐居南京小仓山随园,广收女弟子,倡导女子教育。著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诗文集》,其文学理论与创作开清代诗坛新风,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袁枚的诗

相关推荐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代〕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宋代〕柳永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梓州李使君

〔唐代〕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金桥感事

〔唐代〕吴融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长寿乐·南昌生日

〔宋代〕李清照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童趣

〔清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