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雨霁风光

〔宋代〕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作品简介

《踏莎行·雨霁风光》是北宋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写一歌女观赏春景,引发旧事,顿生愁苦。上阕写在一派大好的春光中,画梁新燕成双成对,而鸟笼中的鹦鹉却愁闷不堪地孤柄独宿。下阕从居住环境进一步渲染这种孤独:屋舍藤蔓缠绕,青苔遍地,几声柔曼清丽的歌声传来,不禁勾引起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上下两阕用今昔对比,描写出一个突然悲从中来,却无以诉说,只有独自体味这深沉的痛苦的形象。

创作背景

约皇祜末年任夷陵县令时作。欧阳修对女性的心理有颇深体会,他以相当谅解的同情心描写女性的心情,而不是只把她们当成艺术品去欣赏。

翻译注释

翻译

春雨过后,天空放晴,春分天气,一派好风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画梁之上,刚归来的燕子,出双入对。玉笼里的鹦鹉却在发愁自己孤独眠睡。

薜荔香草爬上了墙面,莓苔绿藓铺满了地面,远处的青楼断断续续地传过来清丽的歌声。想起过去的事情不禁沉默无言,眉头紧皱,远山眉色变成了青绿。

注释

(1)雨霁:雨过天晴。

(2)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公历3月20或21日。此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平分,故称。

(3)画梁:有彩绘装饰的屋梁。

(4)玉笼:玉饰的鸟笼。亦用为鸟笼的美称。

(5)薜荔:常绿藤本植物。又称木莲。

(6)莓苔:青苔。

(7)青楼:妓院。

(8)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

全文拼音版

shāxíng··fēngguāng
fēngguāngchūnfēntiānqiānhuābǎihuìzhēngmíngmèihuàliángxīnyànshuāngshuānglóngyīngchóushuì
qiángméitáimǎnqīnglóuchùshēngránjiùshìshàngxīnláiyánliǎnzhòuméishāncuì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反对浮华文风。其散文《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简洁流畅,诗词清新自然。主持编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官至参知政事。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提携后进如苏轼、曾巩等,对宋代文化影响深远。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踏莎行·候馆梅残

〔宋代〕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代〕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踏莎行·情似游丝

〔宋代〕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踏莎行·细草愁烟

〔宋代〕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踏莎行·润玉笼绡

〔宋代〕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代〕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踏莎行·元夕

〔宋代〕毛滂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踏莎行·春暮

〔宋代〕寇凖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踏莎行·画鼓催春

〔宋代〕黄庭坚

画鼓催春,蛮歌走饷。雨前一焙谁争长。低株摘尽到高株,株株别是闽溪样。

碾破春风,香凝午帐。银瓶雪滚翻成浪。今宵无睡酒醒时,摩围影在秋江上。

踏莎行·水绕孤村

〔近代〕吕碧城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