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郑交质》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讲述了在西周灭亡后,诸侯迎立天子东迁,郑国在周平王东迁以后,积极服侍周王室,东周初期和周天子建立了良好的君臣关系,但是由于后来周平王又宠信他人,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开始恶化,以致后来发生了郑庄公与周平王交换人质的事情。这篇散文引经据典,辞采纵横而又风韵悠然。
周郑交质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在自春秋起始的东周,从平王东迁立国,就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周王室为了防止郑庄公独揽朝政,就想分政给另一个姬姓国国君虢公。然而,郑庄公不买周平王的账,为了达成妥协,周平王和郑庄公,居然采用了交换质子这一手段。而这一手段并没有奏效。以上就是该文的背景。
翻译注释
翻译
郑武公、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卿士。周平王分权给虢公,郑庄公怨恨周平王。周平王说:“没有的事。”于是周王、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
周平王死后,周王室准备让虢公掌政。四月,郑国的祭足帅军队收割了温邑的麦子。秋季,又收割了成周的稻谷。周和郑互相仇恨。
君子说:“信用不发自心中,盟约抵押也没用。开诚布公互相谅解地行事,用礼教约束,即使没有抵押,谁能离间他们呢?假如有真诚的信用,山涧溪流中的浮萍,蕨类水藻这样的菜,装在竹筐铁锅一类的器物里,用低洼处沟渠中的水,都可以供奉鬼神,献给王公为食,何况君子缔结两国的盟约,按礼去做,又哪里用得着人质啊?《国风》中有《采蘩》、《采蘋》,《大雅》中有《行苇》、《泂酌》诗,都是昭示忠信的。”
注释
(1)卿士:周朝执政官。
(2)贰于虢:二心,这里有“偏重”的意思。此指平王想把政权一部分让虢执掌。虢,指西虢公,周王室卿士。
(3)郑伯:诸侯国郑国的君主,这里是郑庄公。
(4)交质:交换人质。
(5)王子狐:即姬狐,是周平王的次子、姬泄父的弟弟,史称“王子狐”,在长兄“太子泄父”死后,被立为太子。
(6)公子忽:郑庄公太子,后即位为昭公。
(7)王崩:周平王去世。崩,君主时代称帝王死。
(8)畀:交给。
(9)祭足:即祭仲,郑大(dà)夫。
(10)成周:周地,今在河南洛阳市东。
(11)中:同“衷”,内心。
(12)明恕:互相体谅。
(13)要:约束。
(14)间:离间。
(15)明信:彼此了解,坦诚相待。
(16)沼沚:沼,池塘。沚,水中小洲。
(17)蘋:浮萍,生在水面,形似莼菜,可食。
(18)蘩:白蒿。
(19)蕴藻:一种聚生的藻类。
(20)筐莒:竹制容器,方形为筐,圆形为莒。
(21)锜釜:均为烹饪器,有足为錡,无足为釜。
(22)潢污:低洼处不流动的死水。积小水为潢,水不流为污。
(23)行潦:行,为“洐” 的假借字,指沟水。潦,为雨后道路暂积之水,二者皆为可流动的活水。
(24)荐:享祭,祭祀。
(25)羞:意同“荐”,意为进献。
(26)《采蘩》、《采蘋》:均为《诗经·国风·召南》中的篇名,本文则取二诗不嫌物薄之意。
(27)《行苇》、《泂酌》:均为《诗经·大雅·民生之什》中的篇名,前者写周祖先晏享先人仁德,歌颂忠厚。后者写汲取行潦之水供宴享。
(28)昭:表明。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左丘明的诗
相关推荐
周南·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周颂·酌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周颂·武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
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周颂·烈文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周颂·振鹭
振鹭于飞,于彼西雝。
我客戾止,亦有斯容。
在彼无恶,在此无斁。
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周易·履卦
乾上兑下,履虎尾,不咥人。亨。
初九,素履往,无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九五,夬履,贞厉。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周易·谦卦
坤上艮下,亨。君子有终。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六二,鸣谦,贞吉。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六四,无不利,撝谦。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周易·坤卦
坤上坤下,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周易·蒙卦
艮上坎下,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周书·泰誓中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师毕会。
王乃徇师而誓曰:「呜呼!西土有众,咸听朕言。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犁老,昵比罪人。淫酗肆虐,臣下化之,朋家作仇,胁权相灭。无辜吁天,秽德彰闻。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天乃佑命成汤,降黜夏命。惟受罪浮于桀。剥丧元良,贼虐谏辅。谓己有天命,谓敬不足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厥监惟不远,在彼夏王。天其以予乂民,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我武维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勖哉夫子!罔或无畏,宁执非敌。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呜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