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清代〕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作品简介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 这是一首凄凉的塞上之作,上片写“衰草连天”的清秋景,景中有词人的离愁别恨。下片抒发“天涯行役”的怨恨情,情中有凄凉的西风寒雨。词人在倾吐行役之苦的同时,也流露出怀古伤今的情怀,表达了作者的惆怅之情。

创作背景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这首词考证作于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八月去梭龙时。作者于当年三月曾扈驾东出山海关至盛京(今辽宁沈阳)。这次奉命往觇梭龙,仍走去山海关之老路,故曰“又到绿杨曾折处”。与以往不同的是,纳兰这次并没有随驾出巡,而是负皇命行役在外,这是他第一次率队远征,这首词就是词人行走在漫漫出关路上的一段痛苦的内心独白。

翻译注释

翻译

又来到昔日折柳相送友人的故地,骑马默默垂鞭徐行,心绪沉沉惝恍迷离,在无望的秋思之途踏行。衰草无边已了无生趣。大雁远去关塞遥远。

天涯羁旅之苦却也无妨,只可恨那西风吹散吹灭了多少穿越古今的美梦。明天,行程还在延续,乍寒的新雨打湿衣衫,更觉凄冷孤单。

注释

(1)绿杨曾折: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习俗。

(2)不语垂鞭:引用唐温庭筠《晓别》诗:“上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垂鞭,放马慢行。

(3)衰草:指秋天的草。

(4)意绪:心绪;心情。

(5)萧关:关口名。在今甘肃平凉县,古为西北边地要塞。

(6)行役:指因公务而长期在外跋涉。

(7)成今古:谓今与古距离遥远,实为感叹光阴易逝。

(8)几许:多少。

全文拼音版

diéliànhuā··yòudào绿yángcéngzhéchù
yòudào绿yángcéngzhéchùchuíbiānbiànqīngqiūshuāicǎoliántiānyànshēngyuǎnxiàngxiāoguān
hèntiānxíngzhǐhèn西fēngchuīmèngchéngjīnmíngchéngháizhānkuàngshìxīnhán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其词哀感顽艳,真挚自然,以小令见长,代表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广为传诵。出身显赫(大学士明珠长子),却厌弃权贵,多结交汉族文人。词风近南唐后主,王国维评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英年早逝,有《饮水词》传世,为清代词坛巅峰。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宋代〕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蘋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蝶恋花·五月黄云全覆地

〔清代〕曹贞吉

五月黄云全覆地。打麦场中,咿轧声齐起。野老讴歌天籁耳。那能略辨宫商字。

屋角槐阴耽美睡。梦到华胥,蝴蝶翩翩矣。客至夕阳留薄醉。冷淘饦馎穷家计。

蝶恋花·黯淡灯花开又落

〔近代〕王国维

黯淡灯花开又落。此夜云踪,究向谁边着。频弄玉钗思旧约。知君未忍浑抛却。

妾意苦专君苦博。君似朝阳,妾似倾阳藿。但与百花相斗作。君恩妾命原非薄。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近代〕毛泽东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

〔清代〕文廷式

九十韶光如梦里,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

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蝶恋花·旅月怀人

〔明代〕宋琬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亏伊遮掩窗儿黑。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宋代〕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

〔宋代〕晏殊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余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

蝶恋花·离小益作

〔宋代〕陆游

陌上箫声寒食近。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千里斜阳锺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海角天涯行略尽。三十年间,无处无遗恨。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