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潇湘夜雨

〔元代〕鲜于必仁

白蘋洲,黄芦岸。密云堆冷,乱雨飞寒。渔人罢钓归,客子推篷看。

浊浪排空孤灯灿,想鼋鼍出没其间。魂消闷颜,愁舒倦眼,何处家山?

作品简介

《普天乐·潇湘夜雨》是元代散曲作家鲜于必仁创作的散曲。这首散曲用文字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潇湘夜雨》这幅画的内容,流露出作者客居异乡的旅愁。全曲写江上雨景,颇具气势;写游子内心,生动传神;以反诘收篇,扣人心弦:充分体现了作者遣文用字的深厚功力。

创作背景

《普天乐·潇湘夜雨》这是一首题画之作。古代的诗歌作品多有题画的取材,这首《普天乐·潇湘夜雨》题材就是取自北宋画家宋迪的组画《潇湘八景》中的一幅画《潇湘夜雨》。此曲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翻译注释

翻译

沙洲白蘋丛生,岸上尽是黄芦,乌云密布,暴雨倾盆,寒气袭人。渔夫收起钓竿回家转,离乡在外的游子推开船篷观看。

浪涛汹涌,凌空搏击,一盏孤灯闪烁着明亮的光焰,料想那鼋鼍正出没其间。此情此景虽让人消愁解闷,但哪里是自己的家乡?

注释

(1)普天乐:曲牌名,基本句式为三三、四四、三三、七七、四四四。

(2)潇湘夜雨:北宋画家宋迪所作组画《潇湘八景》之一。潇湘,二水名,主要流经湖南境,潇水为湘水的支流。但“潇湘”亦可作清湘解,《水经注》:“潇者,水清深也。”

(3)密云堆冷,乱雨飞寒:两句互文,即“密云乱雨,堆冷飞寒”。

(4)鼋鼍:两种大型水生动物。鼋,大鳖。鼍,扬子鳄。

(5)家山:家乡。

全文拼音版

tiān··xiāoxiāng
báipíngzhōuhuángànyúnduīlěngluànfēihánréndiàoguīzituīpéngkàn
zhuólàngpáikōngdēngcànxiǎngyuántuóchūméijiānhúnxiāomènyánchóushūjuànyǎnchùjiāshān

作者介绍

鲜于必仁(生卒年不详),字去矜,号苦斋,渔阳(今属河北)人。太常典簿鲜于枢之子。以乐府擅场。《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二十九首。

相关推荐

普天乐·湖上废圃

〔元代〕张可久

古苔苍,题痕旧。疏花照水,老叶沉沟。蜂黄点绣屏,蝶粉沾罗袖。

困倚东风垂杨瘦,翠眉攒似带春愁。寻村问酒,无人倚楼,有树维舟。

普天乐·浙江秋

〔元代〕姚燧

浙江秋,吴山夜。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寒雁来,芙蓉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普天乐·柳丝柔

〔元代〕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

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梨。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普天乐·闲居

〔元代〕张养浩

好田园,佳山水。闲中真乐,几个人知?自在身,从吟醉。

一片闲云无拘系,说神仙恰是真的。任鸡虫失得,夔蚿多寡,鹏鷃高低。

普天乐·愁怀

〔元代〕张鸣善

雨儿飘,风儿飏。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

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风雨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普天乐·翠荷残

〔元代〕滕宾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名篱。良田数顷,黄牛二只,归去来兮。

普天乐·花园改道院

〔元代〕任昱

锦江滨,红尘外,王孙去后,仙子归来。寒梅不改香,舞榭今何在?富贵浮云流光快,得清闲便是蓬莱。门迎野客,茶香石鼎,鹤守茅斋。

普天乐二首

〔元代〕张养浩

折腰惭,迎尘拜。槐根梦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

看了些荣枯,经了些成败。子猷兴尽,元亮归来。把翠竹栽,黄茅盖,你便占尽白云无人怪。早子收心波竹杖芒鞋,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其乐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