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唐代〕王维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

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

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

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

作品简介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秋夜在宫中值宿的情景,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夜色的静谧。首联点明时间与地点,写诗人与崔员外秋夜在承明殿等候早朝;颔联“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以宏大的视角描写宫城的肃穆和黎明的钟声;颈联“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写夜空澄澈,星辰隐现,气象高远;尾联自谦衰朽,表达与友人同行的欣慰。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清幽,体现了王维诗歌中“诗中有画”的特点。

创作背景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此诗当为王维的后期作品,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考。根据诗歌内容,王维在秋天的一个夜晚与崔员外一起在建礼宫值勤,事后作诗记事。

翻译注释

翻译

秋高气爽的晚上,在建礼宫值勤,承明寝路静静地等候皇帝清晨经过。

禁城的寒漏已快滴尽,万户人家中响起纷杂的晨钟。

月亮渐渐远去,藏在如珠的北斗之后,云彩散开,银河闪现出来。

我对自己衰弱老朽的体质感到非常惭愧,我们伴随着玉珂的叮咚声,一起走在南陌回家的路上。

注释

(1)崔员外:名字不详。

(2)寓直:寄宿于署衙当值,泛称夜间于官署值班。

(3)建礼:汉宫名,为尚书郎值勤之处。

(4)承明:古代天子左右路寝,因承接明堂之后,称承明。

(5)九门:禁城中的九种门。古宫室制度,天子设九门。

(6)寒漏: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7)曙钟:拂晓的钟声。

(8)珠斗:北斗星,因斗星相贯如珠,古人称为珠斗。

(9)绛河:银河。天河在北极之南,南方属火,尚赤,因借南方之色(绛红)称之。

(10)鸣珂:玉石装饰品发出声响。珂:马勒头上的玉质装饰物。

全文拼音版

tóngcuīyuánwàiqiūxiāozhí
jiàngāoqiūchéngmínghòuxiǎoguò
jiǔménhánlòuchèwànjǐngshǔzhōngduō
yuèjiǒngcángzhūdǒuyúnxiāochūjiàng
gèngcánshuāixiǔzhìnángòngmíng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祖籍山西祁县,生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清新空灵,融禅意于自然,如《山居秋暝》《鹿柴》等。精通音律,擅画水墨,开创“文人画”传统,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隐居辋川,半官半隐,将诗、画、禅融为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

〔唐代〕高适

虚院野情在,茅斋秋兴存。

孝廉趋下位,才子出高门。

乃继幽人静,能令学者尊。

江山归谢客,神鬼下刘根。

阶树时攀折,窗书任讨论。

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唐代〕李白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了然不觉清心魂,只将叠嶂鸣秋猿。

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

〔宋代〕陈与义

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

秋入汉水白,叶脱行人悲。

东西与南北,欲往还觉非。

勿云去年事,兵火偶脱遗。

可怜竛竮影,残岁聊相依。

天涯一尊酒,细酌君勿催。

持觞望江山,路永悲身衰。

百感醉中起,清泪对君挥。

同声歌

〔两汉〕张衡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慄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

思为莞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重户纳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稀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唐代〕李白

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

怀沙去潇湘,挂席泛溟渤。

蹇予访前迹,独往造穷发。

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没。

愿言弄倒景,从此炼真骨。

华顶窥绝溟,蓬壶望超忽。

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

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