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宣州元处士》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处士的隐居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元处士那种身世两忘、自甘淡泊的品行的钦慕之情,也有诗人自叹不足、“爱叹遭逢寡”的感慨,表现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境界。全诗意境幽深,颇具哲理。
赠宣州元处士
陵阳北郭隐,身世两忘者。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
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赠宣州元处士》这首诗写于开成三年(838),当时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在寻访深通哲理的元处士时作此诗赠与他。元处士,清冯集梧《樊川诗集注》卷一:“牧之又有《题元处士高亭》诗,许浑亦有《题宣州元处士幽居》诗,又有《灞上逢元处士东归》诗,又有《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诗,其赠诗注云:‘元君多隐庐山学《易》,常为相国师服’,即其人可知矣。”
翻译注释
翻译
陵阳山上的隐士,是身、世两忘的人。
他们住杂草丛生的简陋居室,令人觉得比整个天下还宽广。
对着酒、却不喝,只是默默地探讨渊深玄妙的哲理。
人们由于不知足,故常爱叹息自己遭遇不好。
注释
(1)陵阳:陵阳山,在宣城。传说是陵阳子明得道成仙的地方。据《列仙传》:陵阳子明钓得白龙后又放掉,五年后白龙来迎,陵阳子明上陵阳山修仙,百余年后成仙。
(2)北郭:指北郭先生廖扶。东汉人,隐居不出,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谶纬之术,时称之“北郭先生”。
(3)身世:身,自身。世,社会。南朝鲍照诗:“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4)蓬蒿:蓬草和蒿草。形容杂草丛生。
(5)三亩居:泛指村野寒俭的住宅。
(6)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用东汉扬雄比喻元处士。扬雄字子云,为人简易,口吃不能剧谈,静默而好深思,少嗜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有高名于当世。玄,指扬雄所著《太玄经》。这两句是说:他对着酒,却不喝,只是默默探讨渊深玄妙的哲理。
(7)寡:少。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牧的诗
相关推荐
赠范晔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赠妇诗三首·其一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转。
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赠郭将军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赠丁仪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
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
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
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赠钟道士
人间无复动机心,挂了儒冠岁已深。
惟有诗家风味在,一坛松月伴秋吟。
赠别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
赠道者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士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赠胡僧
瘦形无血色,草屦著行穿。
闲话似持咒,不眠同坐禅。
背经来汉地,袒膊过冬天。
情性人难会,游方应信缘。
赠长沙赞头陀
外道邪山千万重,真言一发尽摧峰。
有时明月无人夜,独向昭潭制恶龙。
赠崔秋浦三首·其三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
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
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
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