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行

〔唐代〕顾况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作品简介

《公子行》是唐代诗人顾况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乐府《公子行》内容多写王孙公子的豪奢生活。此诗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集中了公子在一天内吃喝玩乐等典型细节,刻画出一个轻薄儿的典型形象,揭露和批判了王孙公子的荒淫豪奢。全诗以奇特的想象、典型的细节和精妙的比喻塑造人物形象,造语新奇,笔锋犀利,色彩秾丽,风格冷峻。

创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自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以后,社会风气败坏,上层社会生活极其奢靡。这首《公子行》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轻薄的公子哥儿面色白如美玉,京城路上春风缠绕着他的马足。

双脚踏着金蹬马鞍上绣着飞鹘,长衫白胜雪还把犀牛皮带紧束。

道两旁的槐树已放绿树阴初成,马鞭上节节镶缀珊瑚灿若流星。

喝得红头涨脸酒气冲天色狰狞,大街上推搡开治安官员往前行。

早晨出去游玩咚咚鼓声敲起来,晚上游玩回来咚咚鼓声才断绝。

进得门后他不肯自己走上厅堂,由美人搀扶着在月色中登台阶。

注释

(1)轻薄:形容举止轻佻,行为放浪。

(2)紫陌:京城大道。

(3)双蹬:两足所蹬。指马镫。

(4)缕鹘飞:指绣有鹘鸟飞翔图案的马鞍。

(5)犀束:犀牛皮所制的腰带。

(6)阴:绿荫。

(7)珊瑚几节:镶嵌珊瑚的马鞭。

(8)红肌拂拂:酒后红头涨脸的样子。

(9)狞:狰狞,面带凶光。一作“凝”。

(10)金吾:即执金吾,古代官名,掌管京城戒备防务。

(11)鼕鼕:同“咚咚”,象声词,指鼓声。

(12)升堂:登阶入室。

(13)金阶:泛指豪门的台阶。

全文拼音版

gōngxíng
qīngérmiànchūnfēngchán
shuāngdēngxuánjīnfēichángshānxuěshēngshù
绿huáijiādàoyīnchūchéngshānjiéliúxīng
hóngjiǔguāngníngdāngjiēbèijīnxíng
zhāoyóudōngdōngshēngyóudōngdōngshēngjué
ménkěnshēngtángměirénjīnjiēyuè

作者介绍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年进士。德宗时官秘书郎。李泌做宰相时,他迁著作郎,泌死,他作《海鸥咏》一诗嘲诮权贵,被贬为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于茅山。顾况与元结同时而略晚。他也是一个关心人民痛苦的新乐府作者。作诗能注意“声教”而不仅仅追求“文采之丽”(《悲歌序》)。他根据《诗经》的讽谕精神写了《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都是讽刺劝戒之作,其中也有直接反映现实的,如《囝》。

顾况的诗

相关推荐

公安县怀古

〔唐代〕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公莫舞歌

〔唐代〕李贺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

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鞘栏前起。

材官小尘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

芒砀云端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

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环。

汉王今日须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唐代〕杜甫

逍遥公后世多贤,送尔维舟惜此筵。

念我能书数字至,将诗不必万人传!

时危兵甲黄尘里,日短江湖白发前。

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

公宴

〔两汉〕曹植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公无渡河

〔唐代〕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公子重耳对秦客

〔先秦〕佚名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