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暮春》是元代诗人薛昂夫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先以花信的紧促暗示春天的匆匆流逝,接着通过风雨交加的夜晚和春日里苔藓侵阶、梅香润衣的景象,进一步渲染愁绪的浓重,后以绿窗、梦醒、鸟声等意象,造出一种静谧而幽远的氛围;下片通过弹奏银筝、学弄相思调的举动,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深深感慨,词人内心怅恨,无人可共语,其内心的愁绪如落花般飘零、如流水般悠长。整首词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意境,展现出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最高楼·暮春
花信紧,二十四番愁。风雨五更头。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
按银筝、学弄相思调。写幽情、恨杀知音少。向何处,说风流。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暮春时节花期已快过,五更时分窗外小雨仍是淅淅沥沥。石阶上长满苔藓穿着罗袜就可以踩上去,空气潮湿,衣服也只能放在熏笼上。梦醒无事,只听窗外鸟儿啼鸣,倍感清幽。
轻抚银筝,慢慢练习相思曲。琴声婉转多情,只可惜无知音聆听。心中的这无限愁绪要到哪里去诉说啊!雨中杨柳飘飘荡荡,残花满地,仿似在告诉我们:已至暮春,春将休。
注释
(1)花信:花开的信息,亦指开花时节,泛指女子在20岁左右的青春年华。
(2)五更头:天将明时。
(3)梅润:谓梅雨季节的潮湿空气。
(4)香篝:熏笼。
(5)绿窗:绿色纱窗。指女子居室。
(6)银筝:用银装饰的筝或用银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筝。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薛昂夫的诗
相关推荐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咏落梅
新叶初冉冉,初蕊新霏霏。
逢君后园讌,相随巧笑归。
亲劳君玉指,摘以赠南威。
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
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
喜迁莺·月波疑滴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
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寒夜,窗际帘隙。
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短篷炊饭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
塞下曲·结束浮云骏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赠防江卒六首·其二
壮士如驹出渥洼,死眠牖下等虫沙。
老儒细为儿郎说,名将皆因战起家。
舟下建溪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春睡觉,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雪
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