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春情

〔元代〕张可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作品简介

《塞鸿秋·春情》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的一首小令,属北曲【正宫】调。此曲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伤春怀人的画面。开篇“疏星淡月秋千院”以清冷之景烘托孤寂氛围;“愁云恨雨芙蓉面”直写女子愁容。中间“燕足留红线”“鸾影闲团扇”化用典故,暗喻离别与相思。结尾“一行写入相思传”点明主题,将无尽情思凝于笔端。全曲语言精炼,意象凄美,展现了元代散曲婉约深情的风格特色。

翻译注释

翻译

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满芙蓉般的脸面。

寂寞伤心,深情在燕足上系红线,对镜照芳容,形影孤单好烦恼,百无聊赖摇团扇。

看香炉里烟气低沉,池塘中落花成片,这些景物都像一行行字句写入了相思传。

注释

(1)淡月: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

(2)愁云:谓色彩惨淡,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烟云。

(3)伤情:伤感。

(4)恼人:令人着恼。

(5)鸾影:比喻女子身影。

(6)兽炉:兽形的金属香炉。

(7)沉水烟:即沉水香,俗名沉香。一种名贵香料。

(8)翠沼:翠绿的池塘。

(9)一行:当即。

全文拼音版

sài鸿hóngqiū··chūnqíng
shūxīngdànyuèqiūqiānyuànchóuyúnhènróngmiàn
shāngqíngyànliúhóng线xiànnǎorénluányǐngxiántuánshàn
shòuchénshuǐyāncuìzhǎocánhuāpiànhángxiěxiāngzhuàn

作者介绍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

张可久的诗

相关推荐

塞鸿秋·山行警

〔元代〕佚名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

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塞鸿秋·代人作

〔元代〕贯云石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塞鸿秋·悔悟

〔元代〕刘庭信

苏卿写下金山恨,双生得个风流信。

亚仙不是夫人分,元和终受十年困。

冯魁到底村,双渐从来嫩,思量惟有王魁俊。

塞鸿秋·道情

〔元代〕张可久

雪毛马响狻猊䩞,神光龙吼昆吾剑。冰坚夜半逾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鬓秋霜染。老来莫起功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