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菊》是明代诗人朱元璋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即凸显菊花的与众不同,彰显出它沉静的自信和独特的节奏;次句充满了豪气与霸气;三句象征艰难险阻或不利的外部环境;末句象征着坚韧与力量,不仅显示出其威武的气势,也预示它坚不可摧的决心和战斗力。这首诗以物喻人,物我交融,诗人以菊花自比,道出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坚韧、自信、勇敢的艺术形象。
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天百花齐放的时候,菊花却不开,等到秋天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早都调谢了。
这盛放的菊花要与秋风战上一场,落在地上的花瓣像是给大地穿上了黄金甲一样。
注释
(1)发:花开放。
(2)西风:指秋风。
全文拼音版
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作者介绍
朱元璋(1328—1398),即明太祖,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出身贫农,少时为僧,后参加红巾军起义,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在位期间强化中央集权,废丞相,设锦衣卫,编《大明律》,推行屯田,整顿吏治,开创"洪武之治"。其治国刚猛严厉,文字狱频发,但勤政爱民,生活俭朴。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从南向北统一的平民皇帝,其传奇经历与铁腕统治对明清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朱元璋的诗
相关推荐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七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咏山泉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咏八十一颗
色比丹霞朝日,形如合浦圆珰。
开时九九如数,见处双双颉颃。
咏芙蓉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咏史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咏史诗·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心折败荷倾。
耐寒惟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咏蛙
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
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
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