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紫阳寒食》是宋代词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全宋词》中。这首词上片写处境,写明了紫阳是一个蛮荒闭塞之地;下片抒写愁怀,写自己不懂当地语言怕被嫌弃,表现出作者举目无亲的孤独凄凉。全词遣词造句并无浓墨重彩,但是那一股挥之不去的忧伤,隐隐道出了家国之恨;而作者用自我的切身体会将它表现出来,显得格外真切细腻。
点绛唇·紫阳寒食
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
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风动梨花朵。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陈与义于“靖康之变”后,避乱流寓湖南。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离衡山赴邵阳,而后至武冈紫阳。这首词就是作者流亡紫阳过寒食节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今年的寒食节,我流落在紫阳山这蛮荒之地。即使是应当禁火的寒食节,竹篱也被烟雾笼罩,想要在清明取得新火,也是徘徊无计。
我听不懂这里的方言,因此担心他们会嫌弃我这漂泊无依的外乡人。这无穷无尽的愁恨,真让人无可奈何。唱一曲短歌,有谁,跟随我的节拍相和,了解我的愁意?无可奈何啊,只见风儿吹得梨花起舞,它是不是在酬答我的心意?
注释
(1)蛮江左:蛮江:指资水。湖南少数民族多,向来被视为蛮荒之地,其地之江故云蛮江。左:指江水的东面,邵阳在资水之东。
(2)新火:寒食禁火,唐代朝廷清明时赐百官榆柳新火。
(3)乡音:指湖南当地方言。陈与义为河南洛阳人,听不懂当地的方言。
(4)无那:无奈。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陈与义的诗
相关推荐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点绛唇·病起恹恹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点绛唇·金谷人归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春草。
点绛唇·采药归来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点绛唇·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
点绛唇·有怀苏州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