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临池诗

〔南北朝〕温子昇

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

嵯峨映连璧,飘颻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空复抚鸣琴。

莫知流水曲,谁辩游鱼心。

作品简介

《春日临池》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温子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篇春游即景之作,诗的前四句为第一层,描绘了春日傍晚雨后天晴的瑰丽景色,后四句为第二层,抒发了作者亲临池畔抚弄弦琴时的空寂孤独的思想感受。全诗语言流转,韵律和谐,寓意蕴藉,是五言古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春日临池》这首诗一般认为是诗人富贵之后的闲情偶发。而山西大学康金声教授则认为此诗“盖在温怀才不遇、不为人知时”所作。按《魏书》本传谓温子昇“初为广阳王渊贱客,在马坊教诸奴子书”,因作《侯山祠堂碑文》而为常景赏识,才名始大。“熙平初,中尉东平王匡博召辞人”,温得为御史,从此腾达。故此诗当作于熙平元年(516)之前,元渊袭广阳王(永平四年,511)之后。当时正是诗人年华二十左右,年轻气盛,自恃才华横溢而无人赏识,故自比伯牙、游鱼,自叹无人识才。

翻译注释

翻译

雨后的春风吹动着春树,片片红霞从暮霭中升起。

高峻的山岭倒影在平静的湖面,随风而动云霞在湖面散落如金。

我独自一人走在濠水岸边,空自弹琴而不能自已。

谁能知晓流水曲的含义,谁又能与我辩论游鱼的心情。

注释

(1)光风:雨停日出时吹起的风。《楚辞·招魂》:“光风转蕙,汜崇兰些。”王逸注:“光风,谓雨已日出而风,草木有光也。”

(2)丹霞:红霞。

(3)暮阴:犹暮霭,指傍晚时的雾气。

(4)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5)连璧:两玉并联,本指齐名的人或物。这里形容水波平静。

(6)飘颻:随风晃动。

(7)散金:形容照在水面上的光波。

(8)徒自临濠渚:与“谁辩”句,用庄子、惠子典故。濠,水名,在今安徽省凤阳县附近。渚,水边。

(9)空复抚鸣琴:与“莫知”句,用伯牙、钟子期典故。

全文拼音版

chūnlínchíshī
guāngfēngdòngchūnshùdānxiáyīn
cuóéyìngliánpiāoyáoxiàsànjīn
línháozhǔkōngmíngqín
zhīliúshuǐshuíbiànyóuxīn

作者介绍

温子昇(495—547),字鹏举,济阴郡冤朐县(今山东省菏泽市)人。北地三才之一。晋大将军温峤后代。北魏时,官至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东魏武定五年(547),馆客元瑾作乱,高澄怀疑温子昇同谋,囚入晋阳监狱,饿死狱中。其诗深受南朝文风影响,原有集三十九卷,后人辑有《温侍读集》。

温子昇的诗

相关推荐

春日

〔南北朝〕徐陵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春归次金陵

〔唐代〕吴融

春阴漠漠覆江城, 南国归桡趁晚程。

水上驿流初过雨, 树笼堤处不离莺。

迹疏冠盖兼无梦, 地近乡园自有情。

便被东风动离思, 杨花千里雪中行。

春赋

〔南北朝〕庾信

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而争渡。

出丽华之金屋,下飞燕之兰宫。钗朵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影来池里,花落衫中。

苔始绿而藏鱼,麦才青而覆雉。吹箫弄玉之台,鸣佩凌波之水。移戚里而家富,入新丰而酒美。石榴聊泛,蒲桃酦醅。芙蓉玉碗,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玉管初调,鸣弦暂抚。《阳春》《渌水》之曲,对凤回鸾之舞。更炙笙簧,还移筝柱。月入歌扇,花承节鼓。协律都尉,射雉中郎。停车小苑,连骑长杨。金鞍始被,柘弓新张。拂尘看马埒,分朋入射堂。马是天池之龙种,带乃荆山之玉梁。艳锦安天鹿,新绫织凤凰。

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春草

〔宋代〕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春日即事二首·其二

〔宋代〕吕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春雨

〔唐代〕窦群

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

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