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张五弟諲三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第一首诗描绘的是张諲的隐居生活,及诗人从中触及到的感悟与体会。第二首诗赞赏张五弟的才情,以及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之安逸。第三首诗则是描绘的好友张諲的山水田园生活,设置陷阱捕猎兔子,溪边垂钓。全诗通过朴素而细腻的勾勒,将张諲闲适自在的生活清晰而生动地描绘出来,文笔生动,塑造人物形象个性尤为突出。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一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卷。
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
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
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张諲,在家里排行第五,又称张五,永嘉人。青年时期离家出游,和王维居于河南登封的嵩山少室山,历时十余年。这首诗下有题注:“时在常乐东园,走笔成。”当时王维隐居终南山,信笔写成这组平淡自然的诗歌。
翻译注释
翻译
兄弟你隐居山林的时候,襟怀抱负是多么远大。
太阳高悬之时仍然自顾自地睡觉,到响起中午斋饭钟声的时候才吃饭。
衣领之上的头发没有梳,床头的书也没有收拾。
兴致悠然地伴随着清澈的流水,空旷的森林对着托病不出的你。
青苔细膩地长在洁净的石头上,松下生长着软绵纤细的青草。
窗外的鸟儿悠闲地啼鸣,阶梯前老虎也与人亲善。
世间万象虽多但只是徒然,清净无为的深玄之理渺茫难知。
刚知道人与万物浑然一体,回顾自己觉得为人还很浅薄。
和你相对忽然自己有了心得体会,虚妄之念不劳烦特意遣发就已经没了。
注释
(1)东山:东晋谢安隐居处。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2)心尚:心志、襟怀。
(3)钟动:指斋钟响动。斋钟是寺庙内报斋时的大钟,响三十六下。佛教戒律规定“过午不食”,正午过后不吃饭,所以一般会在日中进食斋饭。
(4)偃蹇:犹安卧。偃,休息卧着不做事。蹇,脚不能做事。诗中托病高卧不理朝廷事物之意。
(5)虎心善:指老虎也与人亲善不害人。
(6)徒然:仅仅如此。
(7)万象: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
(8)澹尔:恬静无为能。
(9)太虚:道的深幽玄远之理。
(10)与物平:指与物齐一,人与万物浑然一体。出自《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11)浮念:虚妄之念。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戏为六绝句·其六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戏赠郑溧阳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戏赠丁判官
西陵江口折寒梅,争劝行人把一杯。
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戏题木兰花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戏题阶前芍药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戏为六绝句·其五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戏为六绝句·其四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戏题湖上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