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清代〕谈迁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

击楫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孤塔,海岳书生别旧庵。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作品简介

《渡江》是清代诗人谈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长江依然,而南明王朝却灭亡了;颔联写南明虽多抗清志士,但王朝腐败,仍遭灭亡的厄运;颈联写明亡清军南下,镇江气象荒凉,人民离散;尾联引史事哀惋清军南侵不是贪求黄柑的佳味,而是灭绝南明。此诗句式上散句偶句并用,拈取史事和典故寄托深切的亡国之恨,比借助托物连类的景物描写尤显激壮昂奋,苍楚悲怆。

创作背景

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攻入南京,南明弘光朝灭亡了。《渡江》这首诗就是诗人北行过京口(今江苏镇江),借当地的史事慨叹南明王朝灭亡的吊古伤杯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长江以它惊人的巨浪隔断了南北大地,明福王降清,实有惭愧。

南明虽有恢复中原的志士,而福王和权臣荒淫于酒色,终致灭亡。

经过浩劫之后空余金山上的慈受塔,镇江遭劫后人们流离失所。

听说拓跋焘曾在镇江驻扎兵马,清军南侵也不是为了贪求黄柑的美味。

注释

(1)骇浪限:骇浪:惊人的巨浪。限:隔断。

(2)降帆:犹“降幡”、“降旗”。

(3)击楫:语出《晋书·祖邀传》:“仍将本流徙都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以之形容志节慷慨。

(4)投戈:放下武器。据《旧唐书·李光颜传》:“光颜跃马入贼营大呼,贼众万余人,皆解甲投戈请命。”

(5)沉酣:沉湎于酒色。

(6)龙天:佛家语,八部中之龙众与天众,即天龙八部,为守护佛法的八种异类,如天龙、夜叉、摩喉罗迦等八种。

(7)孤塔:镇江金山上的慈受塔。

(8)海岳:即米芾,字元章,别号海岳外史,他寓居镇江时,曾在城东结海岳庵。

(9)佛狸:南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

(10)驻马:驻扎兵马。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魏太武帝拓跋焘进攻刘宋,曾迫兵至镇江,在瓜步山上建行富,“

(11)黄柑:果名,橘之一种。

全文拼音版

jiāng
jiānghàilàngxiàndōngnándāngjiàngfānyǒujiùcán
kōngwénduōkāngkǎitóujìngwèichénhān
lóngtiānhàojiéhǎiyuèshūshēngbiéjiùān
wéndàocéngzhùyīnjiāwèiyǒuhuánggān

相关推荐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宋代〕吴文英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渡青草湖

〔南北朝〕阴铿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渡江

〔明代〕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渡黄河

〔明代〕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渡江

〔宋代〕陈与义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摇楫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

渡扬子江

〔唐代〕孟浩然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