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者承蜩

〔先秦〕庄子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作品简介

《佝偻承蜩》该文写驼背老人讲述自己苦练捕蝉本领之事,借此喻彼,以小喻大,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只要我们专心致志地从事于一件事,就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翻译注释

翻译

孔子到楚国去,经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

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

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注释

(1)仲尼:孔子。

(2)适:到,往楚:春秋时国名。

(3)出:行走,通过。

(4)佝偻:曲背之病,驼背的人。

(5)承蜩:粘蝉,把蝉黏住。承:《说文》:“受也”。粘取。蜩:蝉。

(6)犹掇之:好像用手拾取一样(容易)。掇:拾取,用手去拿。

(7)有道耶:有门道么?道:办法方法规律窍门。

(8)五六月:指学习经过的时间。

(9)累丸:累叠圆形小弹丸。累:叠起。

(10)不坠:不掉(落)下来。

(11)锱铢: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一两,六铢为一锱。此处喻极微少的数量。

(12)十一:十分之一,形容极少。

(13)处身:立定身子。

(14)若:好像。

(15)株拘:株:木桩;枸:曲木。枯树根。¹

(16)执臂:举竿的手臂。

(17)唯蜩翼之知:即唯知蜩翼。只能感知蜩翼,其他事物好象不知道看不见。唯……之知:只注意。之:助词。起宾语(蜩翼)前置的作用。

(18)不反不侧:不反身,不侧视,一动不动。形容精神集中,不因外物影响而乱动。

(19)以:因为。

(20)易:改变。

(21)谓:对……说。

(22)用志不分:运用心思,专一而不分散。指一心不二用,不分散注意力。志:心思;分:分散。

(23)凝:专注,专一。

(24)丈人:古时对年老的人的尊称。

全文拼音版

gōulóuzhěchéngtiáo
zhòngshìchǔchūlínzhōngjiàngōulóuzhěchéngtiáoyóuduōzhī
zhòngyuēziqiǎoyǒudàoxié
yuēyǒudàoliùyuèlèiwánèrérzhuìshīzhězhūlèisānérzhuìshīzhěshílèiérzhuìyóuduōzhīchùshēnruòjuézhūzhíruògǎozhīzhīsuītiānzhīwànzhīduōérwéitiáozhīzhīfǎnwàntiáozhīwèiér
kǒngziwèiziyuēyòngzhìfēnnǎiníngshénlóuzhàngrénzhīwèi

作者介绍

庄子(前369—286年),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诗

相关推荐

宿楚国寺有怀

〔唐代〕赵嘏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宋代〕周邦彦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岁暮到家

〔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女耕田行

〔唐代〕戴叔伦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

疏通畦垄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系乐府十二首·农臣怨

〔唐代〕元结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