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作品简介

《听筝》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描写一位弹筝女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故意将弦拨错,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弹筝女形象,语句传神,意蕴丰富。

翻译注释

翻译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注释

(1)听筝:弹奏筝曲。

(2)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3)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4)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5)玉房:指玉制的筝枕。房,筝上架弦的枕。

(6)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7)拂弦:拨动琴弦。

全文拼音版

tīngzhēng
míngzhēngjīnzhùshǒufángqián
zhōulángshíshíxián

作者介绍

李端(743—782),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官至杭州司马。其诗才思敏捷,工于七言,《听筝》《闺情》等作婉丽细腻;《胡腾儿》写西域舞者,生动传神。晚年隐居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作为大历诗坛代表,其诗兼具南朝清丽与盛唐余韵,《全唐诗》存其诗三卷,对中唐诗歌通俗化倾向有一定影响。

李端的诗

相关推荐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代〕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听话丛台

〔唐代〕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听弹风入松阕赠杨补阙

〔唐代〕王昌龄

商风入我弦,夜竹深有露。

弦悲与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飕飗青松树。

松风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声意去复还,九变待一顾。

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

听雨

〔宋代〕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客应嫌酒尽,花却为诗开。

莫下帘尤好,恐妨云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