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宴奉诏作》是北宋开国元勋曹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抒写诗人自己空怀武艺韬略却投闲置散,不得建功立业的苦闷心情,跃现出一位渴望为国建立新功的老将形象;同时亦反映出宋朝建国后,最高统治者猜忌武将、重文抑武的真实情况。全诗感情充沛,语出自肺腑,笔力雄健,风格豪迈爽朗,对仗工整自然,用典贴切。
内宴奉诏作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据《宋诗纪事》卷二引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曹翰随太祖平定江南有功,归后戍卫禁宫,数年不得升迁一日,太宗在宫内设宴,曹翰因是武官,未得参与,于是他向太宗说道:“臣少亦学诗,亦乞应诏。”太宗笑而许之,说:“卿武人,宜以刀字为韵。曹翰拿起笔来,顷刻间便作好《内宴奉诏作》此诗。太宗览后,为之“恻然”下令将曹翰“骤迁数级”。
翻译注释
翻译
三十年前我就饱读了兵书《六韬》,也算得上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豪。
曾经因为国家危难披金甲征战不辞辛劳,而今依然位低身闲,也不愿卖掉心爱的宝刀。
两臂健壮,尚嫌铁弓弓力太软;眼睛明亮,仍能看得清战地上烟云高飘。
庭前昨夜秋风起,警觉敌人趁草黄马肥入境侵扰,我苦恼不能策马疆场,羞看这带有团团花纹的旧战袍。
注释
(1)六韬:古代兵书名。传说为周朝吕尚(即太公望)所作。实为汉人依托。全书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部分,故称《六韬》。
(2)时髦:指一时的杰出人物。
(3)金甲:战场上用作护身的盔甲,这里指代戎马生涯。
(4)卖宝刀:《汉书·龚遂传》载,龚遂见齐人好游侠,不事稼穑,于是“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这里反用其意,表示自己不愿卖刀,仍盼为国再立新功。
(5)臂健:膀臂强健,形容力气很大,不服老阵云战地的云气这里含有战阵之意。
(6)弓力:弓的张力。
(7)阵云:战地烟云。
(8)秋风起:比喻上阵杀敌的时刻。古时作战常常选择在秋天所谓“沙场秋点兵”即指此而言。
(9)盘花:回旋的花纹,绣在战袍上的团状花纹。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内人生日
潦倒邱园二十秋,亲炊葵藿慰余愁。
绝无暇日临青镜,频过凶年到白头。
海气荒凉门有燕,溪光摇荡屋如舟。
不能沽酒持相祝,依旧归来向尔谋。
内园逐凉
昔有北山北,今余东海东。
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
狭径长无迹,茅斋本自空。
提琴就竹筱,酌酒劝梧桐。
内乡县斋书事
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薰。
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军?
饥鼠绕床如欲语,惊乌啼月不堪闻。
扁舟未得沧浪去,惭愧舂陵老使君。
内顾诗二首·其二
独悲安所慕,人生若朝露。
绵邈寄绝域,眷恋想平素。
尔情既来追,我心亦还顾。
形体隔不达,精爽交中路。
不见山上松,隆冬不易故。
不见陵涧柏,岁寒守一度。
无谓希见疏,在远分弥固。
内顾诗二首·其一
静居怀所欢,登城望四泽。
春草郁青青,桑柘何奕奕。
芳林振朱荣,渌水激素石。
初征冰未泮,忽焉振絺绤。
漫漫三千里,迢迢远行客。
驰情恋朱颜,寸阴过盈尺。
夜愁极清晨,朝悲终日夕。
山川信悠永,愿言良弗获。
引领讯归云,沈思不可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