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分为三个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写夜游舟行所见,江清涛缓,高峰竦立,瀑布倒垂。中间六句为第二部分,写昼游登山所见,以回顾的口吻写出,突出山中荒蔼幽深的景象。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抒情,述说虽知隐居生活艰苦,但寻求知音是心中最大的愿望。这首诗章法布局上非常缜密,且运用夸饰的手法极写环境之艰险,颇有奇观意外之妙。
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圆。
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
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
亦既穷登陟,荒蔼横目前。
窥岩不睹景,披林岂见天。
阳乌尚倾翰,幽篁未为邅。
退寻平常时,安知巢穴难。
风雨非攸吝,拥志谁与宣。
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这首诗为元嘉七年(430年)谢灵运与昙隆、法流分别后,重临石门瀑布时所作。诗人见石门瀑布环境壮观而优雅,追忆昔游,怀念二师,再次流露隐逸孤苦的矛盾心态,于是写下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出行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开船等待圆月升起。
选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行船,船行在清澈的江水上泛起鱼鳞似的细小波纹。
层层叠叠的岩石耸立在两条溪水之间,三条瀑布分别从三个山头上倒挂下来。
也曾登岩爬山将这一带的山水游览遍了,岩高林密人迹罕到之处又展现在面前。
从岩石缝隙往外看,看不到太阳,拨开丛林的枝叶也看不到天空。
太阳尚且放射光辉,竹林虽然幽深,但并不太难走。
平时隐退思考的时候,才知道隐居生活是多么艰难。
隐居生活的艰苦倒不值得忧虑,可心中抱有的志趣跟谁去诉说呢。
尚且有志趣相同的人,过一日胜似千年。
注释
(1)归濑:当为地名,但未详所在。
(2)三瀑布、两溪:亦不详所指。疑都在始宁石门附近。
(3)日垂:太阳落山的时候。
(4)放舟:开船。
(5)候:等待。
(6)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沫(mò)江、涉(shè)清:互文同意,都是指在清澈的江水上浮行。免风涛:避开风浪。即选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行船。漪涟(yī lián):鱼鳞似的细小波纹。语源《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7)积石:层层叠叠的岩石。
(8)竦两溪:耸立在两条溪水之间。“竦”同“耸”。
(9)飞泉倒三山:三条瀑布分别从三个山头上倒挂下来。
(10)亦既:相当于“也曾”、“又曾”,用来追述从前发生过的事。
(11)穷登陟:登岩爬山将这一带的山水游览遍了。
(12)目前:面前。
(13)窥岩:从岩石缝隙往外看。
(14)不睹景:看不到太阳。
(15)披林:拨开丛林的枝叶。
(16)阳乌:传说日中有乌,故以阳乌指称太阳。
(17)倾翰:本指乌鸟掉洒羽毛,这里喻指太阳放射光辉。
(18)幽篁:茂密深暗的竹丛。
(19)邅:难行。
(20)寻:思考。
(21)巢穴:巢居穴处,这里代指隐居生活。
(22)攸:所。
(23)吝:顾惜,忧虑。
(24)拥:拥有,具有。
(25)宣:表明。
(26)同枝条:比喻志趣相同的人。
(27)此日即千年:过一日胜似千年。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谢灵运的诗
相关推荐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发淮安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发宜兴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发后渚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发商水道中
商水西门语,东风动柳技。
年华入危涕,世事本前期。
草草檀公策,茫茫杜老诗。
山川马前阔,不敢计归时。
发潭州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发白马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发阆中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