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微季晖昆仲相继见访风姿议论皆慨然有祖风季晖仍出佳篇见贻语极不凡且云即往山中读书作诗送行
吾乡顾虎头,千里飞食肉。
名参庆历贤,罪入元祐录。
堂堂想仪刑,凛凛见眉目。
百年议论定,奇祸反为福。
森然见诸孙,刻励如白屋。
我观宣和间,权倖互当轴。
一时名家子,半为阉宦辱。
暂时得富贵,卑贱等厮仆。
君家贤伯仲,抗志守先躅。
幽情寄铅椠,雅尚在松竹。
僧房忍朝饥,雪牖耽夜读。
访我五松山,怀袖粲珠玉。
嗟予久放浪,岁晚守穷独。
闭门雀可罗,三径草常绿。
依山结衡茅,一饭共脱粟。
呼儿具□□,山肴杂野蔌。
对桉笑复颦,负我十围腹。
去去乐琴书,山中芋魁熟。
季微季晖昆仲相继见访风姿议论皆慨然有祖风季晖仍出佳篇见贻语极不凡且云即往山中读书作诗送行拼音版
季微季晖昆仲相继见访风姿议论皆慨然有祖风季晖仍出佳篇见贻语极不凡且云即往山中读书作诗送行
吾乡顾虎头,千里飞食肉。
名参庆历贤,罪入元祐录。
堂堂想仪刑,凛凛见眉目。
百年议论定,奇祸反为福。
森然见诸孙,刻励如白屋。
我观宣和间,权倖互当轴。
一时名家子,半为阉宦辱。
暂时得富贵,卑贱等厮仆。
君家贤伯仲,抗志守先躅。
幽情寄铅椠,雅尚在松竹。
僧房忍朝饥,雪牖耽夜读。
访我五松山,怀袖粲珠玉。
嗟予久放浪,岁晚守穷独。
闭门雀可罗,三径草常绿。
依山结衡茅,一饭共脱粟。
呼儿具□□,山肴杂野蔌。
对桉笑复颦,负我十围腹。
去去乐琴书,山中芋魁熟。
作者介绍
李光(1078—1159),字泰发,号读易老人,越州上虞(今属浙江)人。南宋名臣。崇宁五年进士,历仕徽、钦、高三朝。官至参知政事(副相)。力主抗金,曾面斥秦桧“怀奸误国”,因此被长期贬谪岭南。卒谥“庄简”。学识渊博,通经史,著有《读易详说》、《庄简集》等。其忠直气节为后世推重。李光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山中立秋日偶书
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
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
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
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
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
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
山中·消闲未必在林泉
消闲未必在林泉,要自胸中别有天。
面壁九年曾悟道,观棋一局偶成仙。
不知老圃风烟外,请祝圣人香火缘。
莫道秋崖长是懒,无求何处不超然。
唐李涉有山中五无可奈何诗戏用其体作秋日四章·其三
无奈秋山何,万叠浅深碧。
起来楼上看,朝爽浮几席。
棱棱政自高,更养静寿德。
山中秋夜
洞箫声动月明初,满地清霜一草庐。
白鹤飞来鸣夜半,不知身在紫霞居。
山中即事
空山悦幽独,坐卧白云隈。
正有床头酒,故人何处来。
山中寻羽客不遇
杖藜寻隐迹,重叠过林泉。
花暖幽禽语,堂空瑞兽眠。
涧松寒有韵,茶灶冷无烟。
知在何峰顶,高谈会列仙。
山中
草阁留云宿,溪桥引鹤行。
身闲诗旷逸,心静梦和平。
石乳无时滴,松肪彻夜明。
山中足幽趣,不是傲公卿。
偶作因怀山中道侣
是是非非竟不真,桃花流水送青春。
姓刘姓项今何在,争利争名愁杀人。
必竟输他常寂默,只应赢得苦沈沦。
深云道者相思否,归去来兮湘水滨。
梦惟可为余作山中草堂
天末梦君子,山中营我庐。
江湖无利涉,家室且安居。
梅福机事早,郑虔生计疏。
京尘今始便,骑马亦樵渔。
和潜老秋日山中·其三
琅玕摧空一叶下,尘鉴出柙南山高。
卧看微云澹河汉,佳句不复推亭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