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乐志纪文文山集师南岭有乾坤一统寄苇航之句诗以唁之
崎岖忠孝路,荟蔚瘗秋草。
龙唐蒙不洁,千秋无人扫。
此亦布帛理,遂成五丁道。
不敢诤何童,不敢规黄媪。
帘紫一尺天,能补大小漏。
贤愚同一血,饱餍梗河肉。
指星木不韧,徒使咆鸣兽。
朱丝胁日食,敬以庶人走。
儿妻火灰耳,父母何可叛。
乱臣与贼子,白骨羌流汗。
人者阴阳秀,鸳雉化獾豻。
天曰吾为之,俾作圣贤碬。
余也失路悲,冷涩如寒蚖。
去公五百年,相望于在原。
仙字充饥肠,青灯泣夜猿。
扛鼎力不任,固宜禦魍魉。
牛蹠莫蔽鳞,谁云汉之广。
手扪日月罅,懔懔不可上。
后公陟兹山,公岱我则凫。
炎娃所誓水,古色照须眉。
酌之以玄酒,荐之以生刍。
读长乐志纪文文山集师南岭有乾坤一统寄苇航之句诗以唁之拼音版
相关诗文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三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瑶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三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
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
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六
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万寻,森散复旸谷。
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读书
老去有馀业,读书空作劳。
时闻夜虫响,每伴午鸡号。
久静能忘病,因行得出遨。
胡为良自苦,膏火自煎熬。
读书山雪中
前年望归归不得,去年中途脚无力。
残生何意有今年,突兀家山堕眼前。
东家西家百壶酒,主人捧觞客长寿。
先生醉袖挽春回,万落千村满花柳。
山灵为渠也放颠,世界幻入兜罗绵。
似嫌衣锦太寒乞,别作玉屑妆山川。
人言少微照乡井,准备黄云三万顷。
何人办作陈莹中,来与先生共炊饼。
读书要三到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读易象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
读管子
夷吾相桓公,岂复偶际会。
观其平生心,身已有所委。
天方困生民,吊伐实在己。
求居寓所欲,纠与白等耳。
堂堂东海邦,内生谨疆理。
南荆北达燕,玉币走千里。
仲尼免左衽,自以身受赐。
孟轲圣之偶,非薄良有谓。
彼狂后世儒,诋毁恣轻议。
嗟哉不量分,讵解圣贤意。
区区彼商鞅,操术良非是。
为法昧所从,以身受其弊。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