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一

〔魏晋〕陆机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作品简介

《赴洛道中作二首》是晋代文学家陆机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作于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作者携弟弟陆云离开家乡赴洛阳途中。第一首诗写作者在旅途中所见的景物和自己的心情;

创作背景

在吴国灭亡后,诗人于太康十年(289年),即二十九岁时,与弟弟陆云离开家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赴洛阳。《赴洛道中作》二首作于他赴洛阳途中。

翻译注释

翻译

策马提缰赴征途,哽咽不语别至亲。

若问将要何处去?官事繁杂缠我身。

放声长叹沿北渚,离思郁结在南津。

不停前进行已远,野途荒漠空无人。

山泽众多且弯曲,草木丛生极茂繁。

猛虎咆啸深谷底,山鸡呜叫在树巅。

凄风呼叫彻夜刮,离群野兽跑我前。

触景感物生悲绪,深深思念更缠绵。

久久伫立望故乡,顾影自怜多忧烦。

注释

(1)总辔:控制缰绳。辔(pèi):驭马的缰绳。

(2)之:往,至。

(3)世网婴我身:此句意指作者离开家乡远赴洛阳是不得已而为之。世网:尘俗社会的一切,喻指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婴:纠缠,羁绊。

(4)永叹:长久叹息。

(5)遵:顺着,沿着。

(6)北渚:北面的水涯。

(7)遗思结南津:此句意指与亲人在南津的离别,是那么令人郁结满怀。遗思:犹怀念。结:郁结,形容忧愁、气愤积聚不得发泄。津:指渡口。

(8)纡余:迂回曲折的样子。纡:屈曲,曲折。

(9)林薄:交错丛生的草木。

(10)杳:幽暗。

(11)阡眠:草木茂密貌。

(12)哀风:凄厉的寒风。

(13)中夜:半夜。

全文拼音版

luòdàozhōngzuòèrshǒu··
zǒngpèidēngchángqīn
jièwènzhīshìwǎngyīngshēn
yǒngtànzūnběizhǔjiénánjīn
xíngxíngsuìyuǎnkuàngrén
shānfēnlínyǎoqiānmián
xiàoshēnmínggāoshùdiān
āifēngzhōngliúshòugèngqián
bēiqíngchùgǎnchénchánmián
zhùwàngxiāngyǐnglián

作者介绍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吴亡后出仕西晋,官至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后卷入“八王之乱”遭谗遇害,年仅四十三岁。工诗善文,辞藻宏丽,骈文尤佳,代表作《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亦擅书法,有《平复帖》传世,为现存最早名家墨迹。

相关推荐

赴彭州山行之作

〔唐代〕高适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拂玩芳菲?

赴洛道中作二首·其二

〔魏晋〕陆机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赴阙

〔宋代〕文天祥

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役役惭金注,悠悠欢瓦全。

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