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
从南京城刮出的阴风使千林万树暗淡无光,沉沉雾气遮天蔽日使百花枯萎凋零。
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希望画家构想出新的意境,只管用鲜丽的颜彩描绘春光明媚的山色。
注释
(1)白下:古地名,今南京市西北。
(2)百卉:百种花草。
(3)殚:尽,指枯萎。
(4)意匠:陆机《文赋》:“意习契而为匠。”指艺术创造上的构思。
(5)研:磨,旧时写字作画,须将墨磨于砚中。
(6)朱墨:朱为红色,墨为黑色,均为写字作画的颜色。
(7)春山:朝气蓬勃的山。
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
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
从南京城刮出的阴风使千林万树暗淡无光,沉沉雾气遮天蔽日使百花枯萎凋零。
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希望画家构想出新的意境,只管用鲜丽的颜彩描绘春光明媚的山色。
(1)白下:古地名,今南京市西北。
(2)百卉:百种花草。
(3)殚:尽,指枯萎。
(4)意匠:陆机《文赋》:“意习契而为匠。”指艺术创造上的构思。
(5)研:磨,旧时写字作画,须将墨磨于砚中。
(6)朱墨:朱为红色,墨为黑色,均为写字作画的颜色。
(7)春山:朝气蓬勃的山。
《赠画师》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3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前两句,作者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由来自当时民国首都南京的各项政策所造成的国危时乱、民生凋敝的时局。后两句是希望画家有新的艺术创见,以用来描画明媚秀丽的中国山水,使能得见光明灿烂的前途的中国。诗虽是寄寓画师,但含意深远,寄托无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信心。
《赠画师》这首诗作于1933年1月26日,是书赠日本画家望月玉成的。这位画家为搜寻作画题材,远道而来。鲁迅当时一方面目睹日军不断的侵略,而国民政府不断的军事、文化“围剿”,中国满目疮痍,焦土千里的景象,使他感到悲愤;另一方面又对中国抗战胜利充满信心;有感于此创作了此诗。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
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
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洲逐钓轮。
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
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
凿井九阶,不次水泽。
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
故曰时乎,时不再来。
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旗幡四面下营稠,手诏频来老将忧。
每日城南空挑战,不知生缚入唐州。
山僧一相访,吏案正盈前。
出处似殊致,喧静两皆禅。
暮春华池宴,清夜高斋眠。
此道本无得,宁复有忘筌?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
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
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
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
雷声动四境,惠与清漳流。
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
心和得天真,风俗由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
问此何以然,贤人宰吾土。
举邑树桃李,垂阴亦流芬。
河堤绕绿水,桑柘连青云。
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
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
讼息鸟下阶,高卧披道帙。
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
长啸一无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
清光洞毫发,皎洁照群情。
赵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过客览行谣,因之颂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