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唐乾符六年,震泽的东面称做吴兴。从三月份起不下雨,一直延续到七月。那时,原先低洼潮湿的地方都已尘土堆积,一些以撑船为生的人到了那儿,却连草鞋都没沾湿。农民从远处引水浇灌稻田,日以继夜,如同母亲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然而远水难救近渴,农民们为救灾整日忙个不停,结果是仅仅能使庄稼开花结穗、结实者,十成中仅一二而已。不久,成群的老鼠夜间四出,将稻禾啃倒,连续两夜就几乎将庄稼食光。即使搭棚屋守在田边,用木板击打,驱赶惊吓,仍不能制服它们。这些老鼠就象有官吏在监督责罚,不吃庄稼的就要受到刑罚惩处一样。而那时官家索取赋税愈加急迫,(如果不能纳税)不分壮年、老年的都将受到抓捕、捆绑、拷打,弄得体无完肤。我听《礼记》中这样说:“迎猫神而祭。因其捕食田鼠。”如今这样是因为迎猫礼被废弃而不实行已经很久了。是田鼠听说后这样作乱的吗?或是万物因时运而受到暴虐?或是朝政因贪婪无度而导致如此衰败?《国语》说:“吴地的稻蟹连种子都不留下。”。哪里只是吴地才这样?田鼠比稻蟹更会窥伺时机,旌展其威力,残害老百姓!况且《魏风》以《硕鼠》讽刺横徵暴敛,以大老鼠斥责君主,这是借鼠之名,实则田野无真鼠作乱。诗人还说:“我一定要离你远去,到那理想的国土。”再何况如今更是上有官府的搜刮逼夺,下有老鼠的吞食庄稼,平常的一个百姓而受两种老鼠的危害,不流浪转徙,聚集为盗,又有什么办法?《春秋》上蝗灾之年、大丰收之年都有记载,这是圣人对丰年凶年毫不隐瞒的见证。我学习《春秋》,又亲身遭受其害,于是也记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