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五

〔唐代〕陈子昂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

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作品简介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五》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以"玄蝉"自喻,通过白露时节蝉鸣将息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诗中"群物从大化"体现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而"孤英将奈何"则暗含不甘沉沦的孤愤。后四句以"青鸟""玄凤"等仙境意象,表达对超脱现实的向往。全诗融合《楚辞》比兴手法与魏晋咏怀传统,在陈子昂复古诗风中独具一格,展现了初唐诗歌向盛唐过渡的哲理深度。

翻译注释

翻译

黑蝉儿在白鹭时节啼鸣,这一年已经白白地过去。

万物随着大自然而变化,孤单的花朵对此能如何?

西王母瑶台有神异青鸟,它远在玉山啄食那木禾。

昆仑山上看见黑色凤凰,难道它还怕穿云的网罗?

注释

(1)玄:浅黑色。

(2)号:啼叫。

(3)白露:白露时节,秋天来临。

(4)虞:戒备。

(5)云罗:形容罗网如云。

全文拼音版

gǎnshīsānshíshǒu··èrshí
xuánchánháobáisuìcuōtuó
qúncónghuàyīngjiāngnài
yáotáiyǒuqīngniǎoyuǎnshíshān
kūnlúnjiànxuánfèngyúnluó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其诗风骨峥嵘,一扫六朝浮艳,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被誉为“汉魏风骨”的复兴者。曾任右拾遗,因直言进谏两度遭贬,最终被诬陷冤死狱中。主张诗歌应“兴寄”现实,其《感遇》三十八首托物言志,开盛唐诗歌革新先声,被尊为“唐诗之祖”。

陈子昂的诗

相关推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八

〔唐代〕陈子昂

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

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

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二

〔唐代〕陈子昂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感遇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

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

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

举首白日间,分明谢时人。

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

感遇二首·其一

〔唐代〕柳宗元

西陆动凉气,惊乌号北林。

栖息岂殊性,集枯安可任。

鸿鹄去不返,勾吴阻且深。

徒嗟日沈湎,丸鼓骛奇音。

东海久摇荡,南风已骎骎。

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阴。

众情嗜奸利,居货捐千金。

危根一以振,齐斧来相寻。

揽衣中夜起,感物涕盈襟。

微霜众所践,谁念岁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