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铺陈的手法,叙写守边战士生活,抒发自己对冲杀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战士的赞颂之情。
塞下曲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二十岁就跟随将军把兵当,赤胆忠心日分夜夜保国防。
黑夜里大雪迷漫经过边塞,清晨里冒着寒风渡过冰上。
大猎雕野性未改难以出放,烈马还没调驯好横冲直撞。
小小儒生哪里位得来谈论,请看战士腰挎宝剑斗志昂。
注释
(1)逐:跟随。
(2)骠姚:汉代武官名号,汉武帝时霍去病为票姚校尉,曾六次出击匈奴,立下了很多战功,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后人称他为“霍骠姚”,这里用骠姚代指武将。
(3)戍:防守。
(4)辽:指今辽宁省辽河流域。
(5)迷:迷漫。
(6)壮:这里指坚硬。
(7)促放:急促地放出。
(8)雕:一种凶猛的鸟,经过驯养可以用来帮助打猎,打猎的人出猎时把雕架在肩上,发现猎物就纵雕去猎取。
(9)难下:是难以驯服、收放的意思。
(10)马未调:马投有调理驯服。
(11)问:这里指谈论。
(12)取:语气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三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塞下曲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塞下曲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
万骑从天下,边人拭目看。
长城无限窟,饮马一时干。
塞下曲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塞下曲
将军营外月轮高,猎猎西风吹战袍。
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塞下曲
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塞下曲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
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
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