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古北口》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羁旅怀远之作。此词以边塞春景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孤身行役、思念故人的愁绪。上阕“杨柳千条送马蹄”以杨柳、征雁等意象渲染离情,暗含时光流转之叹;“客中谁与换春衣”则流露出孤寂无依之感。下阕“终古闲情归落照”以落照、游丝等缥缈之景,表达幽微难言的惆怅,末句“信回刚道别多时”更显相思之苦。全词语言清丽,意境苍凉,展现了纳兰词特有的婉约深致风格。
浣溪沙·古北口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浣溪沙·古北口》此词作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天,纳兰性德扈从康熙帝出关避暑途中,看眼前之景有感而发,故作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在杨柳依依的季节,我骑着骏马远行,春天北来的大雁都是去年去南方过冬的,只身在外,已经换了季节,有谁为我打点行装,替我换上春天的衣裳呢?
自古以来,闲情逸致只能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而我这一春幽梦,追逐着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刚刚寄走家书,只说自己离家太久。
注释
(1)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
(2)古北口:长城的重要关口,地势险峻,在今北京密云县境,为北京与东北往来的必经之路。
(3)北来征雁:大雁每年春分节令前后从南方北归,以其前一年秋分时节由北南飞.故云北归雁为“旧南飞”。
(4)春衣:春季穿的衣服,相对冬衣而言。
(5)终古:往昔,自古以来。
(6)闲情:悠闲、清闲之情。
(7)落照:落日之光。
(8)幽梦:隐约的梦境游丝,飘动着的蛛丝。
(9)刚道:只说。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浣溪沙·菊节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浣溪沙·雪里餐毡例姓苏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曾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浣溪沙·肯把离情容易看
肯把离情容易看,要从容易见艰难。难抛往事一般般。
今夜灯前形共影,枕函虚置翠衾单。更无人与共春寒。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
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旙。不禁辛苦况相关。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浣溪沙·轻打银筝坠燕泥
轻打银筝坠燕泥,断丝高罥画搂西,花冠闲上午墙啼。
粉箨半开新竹径,红苞尽落旧桃蹊,不堪终日闭深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