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宋代〕张先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作品简介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是北宋词人张先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艳遇词,该词上片以缭墙重院、朱槛空阔衬托暮春的索寞,下片转入道遇媚卿,倾心不已的欢愉。全词结构井然,层次分明,先景后情。

创作背景

张先前往玉仙观随喜,半路上遇上一个漂亮的姑娘。他让仆人前去打听,原来是オ女谢媚卿。谢媚卿也从侍女那里得知,这位风流倜傥的官人叫张先。两人都久闻对方大名,互相以眼色示意。分手以后,张先失魂落魄,回去便写下了这首《谢池春慢》,记叙邂适谢媚卿之事,写出自己的愁绪。

翻译注释

翻译

高墙环绕重重深院,耳畔不时传来燕啼莺嗽。绣被抵御拂晓的残寒,画阁辉映朝霞的璀灿。朱红的栏杆拥抱水天的空阔,飞舞的柳絮呵,何处才是你的边沿?路上的青草,平整如剪;池中的春水,宽阔渺远。春日迟迟,风也似在偷懒—花枝,把身影投向悠闲的水面。

尘雾的余香轻拂着马的鞍,谢媚卿呵,与你幸会在城南路边。面容,比敷过胭脂还更觉秀艳,微笑,似妩媚的歌声在耳边震颤。色彩入时,着一身薄薄的春衫,面容如玉,鬓发似透明的双蝉。相见恨晚,相爱恨晚,春天呵,离我们越去越远?听,琵琶的旋律似流水潺潺——流呵,流不尽的是相思的幽怨。

注释

(1)谢池春慢:词牌名,慢词,与六十六字令词《谢池春》不同。双调九十字,仄韵格。

(2)玉仙观:在汴京城南,是当时游人游春的名胜场所。

(3)缭墙重院:高墙缭绕的深宅大院。

(4)朱槛:红淳窗提。画阁朱槛均指精美的建筑。

(5)径莎平:路上长满了莎草。

(6)尘香拂马:指往玉仙观途中,尘土和着花香扑面而来。

(7)碾玉双蝉小:用玉碾成双蝉,作佩饰用。

(8)欢难偶,春过了:失去了好机会,难再相逢。春过了,字面上叹惜春色将尽,暗指作者与谢氏无缘再逢的惆怅。

全文拼音版

xièchíchūnmàn··xiānguàndàozhōngféngxièmèiqīng
liáoqiángchóngyuànshíwényǒuyīngdàoxiùbèiyǎnhánhuàmíngxīnxiǎozhūjiànliánkōngkuòfēiduōshǎojìngsuōpíngchíshuǐmiǎochángfēngjìnghuāyǐngxiánxiāngzhào
chénxiāngféngxièchéngnándàoxiùyànguòshīfěnduōmèishēngqīngxiàodòuxiānniǎnshuāngchánxiǎohuānnánǒuchūnguòliǎoliúyuàndōuxiāngdiào

作者介绍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曾以词中巧用三"影"字,人称张三影。有《张子野词》。

张先的诗

相关推荐

桂林

〔唐代〕李商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蝶恋花·出塞

〔清代〕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柳枝·江南岸

〔宋代〕朱敦儒

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

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次韵子瞻题郭熙画秋山

〔宋代〕黄庭坚

黄州逐客未赐环,江南江北饱看山。

玉堂卧对郭熙画,发兴已在青林间。

郭熙官画但荒远,短纸曲折开秋晚。

江村烟外雨脚明,归雁行边余叠巘。

坐思黄柑洞庭霜,恨身不如雁随阳。

熙今头白有眼力,尚能弄笔映窗光。

画取江南好风日,慰此将老镜中发。

但熙肯画宽作程,十日五日一水石。

门有万里客行

〔两汉〕曹植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黄钟乐·池塘烟暖草萋萋

〔五代〕魏承班

池塘烟暖草萋萋,惆怅闲宵,含恨愁坐,思堪迷。遥想玉人情事远,音容浑似隔桃溪。

偏记同欢秋月低,帘外论心,花畔和醉,暗相携。何事春来君不见,梦魂长在锦江西。